慧尔农化老师王新平带来近期棉花

化调化控管理要点

点击查看

棉花进入6月份,虽然气温开始回升,棉农们松了一口气,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前期温度低,造成大小苗严重,以及到了现蕾的时间段,却还迟迟不现蕾等问题存在,所以说,今年的6月份不同于往年,棉花进入6月份的化调化控管理尤为关键。

一、棉花化调化控的原则

1、早、轻、勤原则

早调。新疆种植的棉花品种多属早熟、特早熟品种,一般在2.5~3.0叶开始花芽分化。早化调有利于促进果枝分化,降低始果节位,促进根系生长。目前生产上多在子叶期或2叶期进行第一次化调,旺、壮苗棉田可在现蕾前后进行第二次化调。

轻调。苗、蕾期棉株日生长量较小,化调用量宜轻;施用肥水后,化调用量可适当加大。但弱苗、蕾期使用缩节胺过量,往往造成棉株矮化,果枝台数明显减少,造成减产。

勤控。为了能恰到好处地塑造理想株型,根据覆膜棉田早苗早发、群体发展快的特点。应遵循“少食多餐”的“轻调、勤调”原则,使棉株始终按人们的调控目标生长。一般壮苗棉田头水前可化调2或3次。

2、分段化调,定向诱导原则

缩节胺化学调控第3~4天后棉株生长开始减缓,以后维持一定的缓慢递减阶段是8—10天,然后又开始缓慢回升,药效期维持20d左右。缩节胺用量越大,显效期提前,药效期延长,对棉株的控制作用越明显,主茎日增长量越小。

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化调的目标是不同的。

苗期:早调、轻调为主,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和果枝分化,实现壮苗早发。

蕾期:调控前轻后重,防止棉株旺长,保持棉花稳健生长,搭好丰产架子,协调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盛花期:控制棉株中后期徒长,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促进养分较多地输入棉铃,提髙成铃强度,增强内围优质铃,减少蕾铃脱落。

3、化学调控与肥水调控结合原则

化学调控与肥水调控相结合,更有利于对棉株的调控。一般在灌水前2~3d化调,以控制棉株在水肥促进下的旺长。盛蕾期一花铃期长势过旺的棉田,以水肥调控为主,配合化调,即适当推迟灌水期,减少肥用量,同时结合水前化调,以提高调控效果。弱苗棉田可采取早灌水、重施肥促长后,再轻化调或不化调。

4、因地、因苗,分类调控原则

缩节胺化调要根据棉花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情况、棉株发育进程和长势等灵活掌握,不能一刀切。

一般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种对缩节胺敏感,用量宜轻:中晩熟品种和生长势强的品种缩节胺用量相应加重。肥力较高、棉株长势偏旺的棉田,缩节胺用量相应增加:土壤瘠薄和沙性大的棉田,棉株长势差,化凋次数要少,用量宜轻。

长势均匀的棉田宜采用机力化调;点片旺长的要进行人工点片补调。做到控旺不弱,控高不控低,因地因苗,分类调控,以促进棉花均衡生长。

二、与化控有关的几个问题

1、采用二次稀释法,将固体缩节胺稀释成母液,再加入打药罐。

2、缩节胺必须是正规厂家产品,以免错过化控时机。

3、上午露水干后进行喷施,并要注意天气变化。

以上仅供参考,请种植户根据本地气候和苗情进行化控。

慧尔大叔

微信公众:huierdashu

全国服务热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