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棉花里的父亲

章中林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拉上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不要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站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不闲着,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着招呼。黢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一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⑥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头枕着棉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⑦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清梦。

⑧静静地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粲然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和暖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许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的心里霍然盛开。

【小题1】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题2】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7段划线句子。
【小题3】仔细揣摩第7段中波浪线句子“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请以第一人称表述,60字左右。
【小题4】请你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文题的理解。
19-20七年级上·江苏淮安·期中
知识点:记叙文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碗雪花面

那年深冬,雪下得不大,但天气却极寒,北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母亲去外婆家了,由我负责午饭。家里有白菜、豆腐,还有挂面。我炖了一锅白菜豆腐汤,掐着父亲快下班的点儿,煮上面条。我平时不咋做饭,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煮了满满一大锅。面条剩下,坨了就不好吃了,母亲回来若看到,肯定劈头盖脸数落我一顿。

②发愁时,看到修鞋的瘦大叔又来出摊了。不如将多余的面条送他,他肯定不会嫌弃。我找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面条,端到瘦大叔面前。瘦大叔放下手中的活计,客气地推却。但我哪里容得他拒绝,直接将面条放在他的三轮车上,边往回走边说:吃吧,吃完了我再给您盛,家里还有呢。

③正说着,父亲骑车回来了,我低声对父亲说:面条煮多了,咱俩肯定吃不了,与其到下午坨得不能吃了,不如送给那位修鞋的吃……”父亲听我说到这里,忙折回去请瘦大叔来家里吃,说外面天冷,风又大,凉风灌热气的,吃了不舒服。瘦大叔笑着说:没事的,我天天在外面吃饭习惯了。中午下班时间来取鞋子的多,我不能离开鞋摊。

④父亲见他这么说,转身回家,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自己则盛了一碗面条,盛了一盘菜,他要和瘦大叔一起在街边吃。父亲这是犯了哪门子邪,这么冷的天,要和瘦大叔在街边吃饭?父亲不理我,把酒瓶装左口袋里,酒盅装右口袋里,一手端面一手端菜,径直出了家门。我只好搬着小桌子紧随其后。

⑤瘦大叔见父亲非要和他喝两盅,也不好再拒绝。那天父亲和瘦大叔一边吃面条一边碰杯喝酒,雪花飘落在他俩身上、脸上,饭碗里、酒盅里,两人依然吃得开心,喝得尽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是多年不见的旧友呢。

⑥酒足饭饱,父亲又陪着瘦大叔聊了一会儿,直聊到要上班了,才返回家中。晚上父亲下班后,我又问起父亲中午在外面与瘦大叔喝酒吃饭的事儿,父亲打开了话匣子,说了一段往事。

⑦父亲年轻时推着小车去二百里远的外县买石灰,走时奶奶给父亲准备了两顿饭的干粮和水,等买上石灰,往回赶时,却发现干粮袋和水壶都忘在了石灰厂,已经走出五里路,推着车子回去取是不现实了。半路上父亲又饿又渴,便敲开一户人家找水喝,男主人出来:听说父亲将干粮和水都弄丢了,忙邀父亲到家里吃饭。

⑧父亲落座,女主人给父亲盛了一碗粥,又递给父亲一个菜窝窝。说是粥,其实里面没有几粒米,菜窝窝也是野菜多,玉米面少。女主人说,他们这里连续两年遭了水灾,只能请父亲吃这些,很是过意不去。

⑨父亲说,那顿饭虽然吃得不好,但受到了客人的待遇,因为那一家人也是喝稀粥,吃菜窝窝。这让父亲很感动,若人家递给父亲一个菜窝窝让他站在外面吃,父亲便有种乞讨的感觉。

⑩那顿饭吃得父亲肚子里热乎乎的,这么多年一直没忘记。

⑪父亲的意思我明白了,其实我送修鞋的瘦大叔面条,初衷却是让他帮忙消灭剩饭,送给人家时也是一副大善人的模样。其实瘦大叔肯定带了午饭,也不缺我这一碗面。父亲就不同了。他是把瘦大叔当亲人当朋友,陪他在风雪中吃一碗面是情义。

⑫后来,父亲和瘦大叔成了朋友。瘦大叔说,他来我们这里出摊,是他下岗后的第一份职业,说实话刚开始干,有点儿磨不开面子,怕被人瞧不起,心情也非常低落。但那天天那么冷,父亲还陪他在外面喝酒吃饭受冻,让他非常感动。那碗面让他吃得热气腾腾,寒意全无。

⑬父亲说得对,一碗雪花面,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

(1)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那年深冬,雪下得不大,但天气却极寒,北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
(2)①②段中“满满”一词意蕴丰富,试分析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效果。
①我平时不咋做饭,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煮了满满一大锅。
②我找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面条,端到瘦大叔面前。
(3)文章第④段中写到“父亲这是犯了哪门子邪”,你认为父亲中邪了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⑦⑧段插叙的作用。
(5)本文以“一碗雪花面”为题有什么妙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梁实秋

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啼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竞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驱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侬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举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油绿的梯田。就是抓不到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⑤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得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剿里,如果剿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地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则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我有过一次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地跳动抖搂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⑥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小题1】作者在本文的一开头便写“我爱鸟”。请根据课文概括作者喜爱鸟的原因。
【小题2】作者依照不同的鸟给予自己的不同感受,把鸟分为四类,有令人触目惊心的笼中鸟,令人憎恶的鸟,根据课文内容,概况还有哪两类?
【小题3】“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中的“刺”字用得极好,请写出它好在哪?
【小题4】鸟是人类的朋友,你喜欢鸟吗?你觉得它有哪些可爱的地方?请写出来。
阅读《记梅兰芳先生》,完成下面小题。

记梅兰芳先生

冯亦代

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对京剧有了爱好。我最喜欢听旦角文文静静的唱声。邻居老人收藏的唱片中,多是梅兰芳先生的杰作,因此我从小就喜爱聆听梅先生的唱段。至于我亲眼看红毡毯上梅先生的表演,则还是三十年代初的事情。

②第一次看梅先生的演出,是我在上海读书的时候。记得那晚梅先生演的是《霸王别姬》,演项羽的是杨小楼。那天一早我就去黄金大戏院买票得到的回答是全部戏票早已售罄。失望使我心里难受,无巧不成书,却来了个退票的。他要我的钱比原来应该付的多两毛,虽然我是个穷学生,父亲每月给我的零用钱并不多,但我还是了。

③梅先生的虞姬,活画出一个置身于四面楚歌、生离死别的女儿形象。舞台上的虞姬柔情万千,又刚烈道劲,劝酒的“夜深沉”与抹剑的一挥,被观众深切同情与失声叹息。而以“活霸王”著称的杨小楼,与梅先生相互配合,堪称双璧,令人叹为观止。我以后不知看了多少遍《霸王别姬》,梅先生的演技细腻入微,超脱于京剧程式之外,而演霸王的,无论是金少山或刘连荣,都未有超过杨小楼的。

④约摸十年后,我浪迹香港,其时梅先生也在那里避日寇与汉奸的凶焰。有次一位父执在九龙塘俱乐部宴请梅先生,我也躬逢其会。这是我第一次与他同席。这样一位国际知名的表演艺术大师,我初想,必然是位高不可攀的人物,何况在座的人只有我是后辈。但言谈之间,他对我一点也不忽视。他举止潇洒温文,言语典雅蕴藉,恂恂然,蔼蔼然,可敬可亲。

19495月上海解放,不久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梅先生和我同隶华东第二团,一起搭火车北上。和梅先生同行的还有数十年来随他演出的王少亭等名角,我才知梅先生不忘故旧,多年来始终负责这批朋友的生活。他自己不为敌伪演出,也不愿朋友们失足,宁愿典典卖卖来坚持操守。

⑥车到蚌埠,因为正在施工修理铁路大桥,我们不得不临时下车,在大街上一家茶店里休息。不知怎的消息传开,说梅兰芳到了蚌埠,狭窄的长街顿时聚集了千百路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再鼓掌要求梅先生和他们一见。几位工作人员多方劝说,也无结果。这时梅先生就走到窗口向路人致意。人们见到笑容可掬的梅先生,齐声要求他唱几句以偿他们的夙愿。梅先生高兴地引吭高歌,博得了人们的喝彩声与掌声。一曲又一曲,在工作人员一再央说梅先生旅途劳顿,亟须休息时,人们才逐渐安静下来。但是他们还是不散,一直送我们到车站上车。

⑦我向梅先生道乏,他意味深长地说:我如今多少理会了些为人民服务的意义了。这句话启发了我的深思。人民需要文艺,人民尊重文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也永远不能忘掉厚望于他们的人民。

(原文有刷改)


【注】
①程式:戏曲表现手法,指舞台演出形式的标准和格式。②父执:父亲的朋友。③恂(xún)然:恭谨温顺的样子。④蔼蔼然:温和和善的样子。⑤道乏:道辛苦,对别人的疲劳表示慰问。
【小题1】文章记述了作者从小时候喜欢听梅先生的唱片,到在上海读书时________ ,再到在香港______,最后在蚌埠____________等几件事情,表达了“我”对梅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小题2】有人说第②段写的只是作者买戏票遇到波折,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小题3】阅读第⑥⑦两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划线语句的理解。
【小题4】作者笔下的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列举三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