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80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棉花是亲吻大地的云

张钧博

①我总觉得,姥姥家的棉花田,真像是一朵辽远的云。仿佛那燕儿掠过的天空是面镜子,把那上面的云儿,都映到人们的手边了。

②这片地,不过一亩多,种棉花的时间却比我的年龄还大得多。姥姥回忆,还在生产队里的时候这一亩多地就长起了棉花。当时分完口粮地,恰好还剩东坡的一块闲地,便分给了姥姥家。然而,东坡没水井,土也是松松散散,肉眼看见的荒凉。姥姥无奈地笑笑:种棉花吧,就当天爷爷把云彩给咱带手边儿来了。

③当时姥姥姥爷刚刚成立了自己的小家,生产队长欺负姥爷是个小年轻,时常是一天卖力流汗下来,十分的工分只给结六七分。姥爷气不打一处来,要和队长理论,姥姥拉住他:谁叫咱们刚成家辈分小呢,说不定是他嫉妒你身子壮呢。姥爷听了哈哈大笑,继而也就消了气。

④我时常想,姥姥温和的脾气,就仿若那蓬松的棉花,生活的苦难刚刚碰触,就立马被她的温和所包围了。而每一朵棉花,都是天际的云在亲吻大地,姥姥就像那云一样,拥有柔软、豁达的心境。

⑤姥姥家的棉花田里一年能收三四十斤棉花,姥姥手巧,棉花晒干后,用弓子打成绒子,蓬蓬的,手感好得很。打好的绒子,有的做被子,有的做棉衣,再取极少的一丛,拿去点煤油灯。原本无人认领的荒地,竟也被姥姥种出棉花,给贫瘠的日子点缀上许多温暖。

⑥姥姥是极爱孩子们的,听闻邻居谁家的孩子出生了,便取些棉花,做成一双漂亮的虎头棉鞋,两只虎眼精神得很。邻家的大娘总是乐呵呵地收下嘴里不住地念叨:真好,真好。

⑦先前过年,日子总归不如当今好,但即便再拮据,姥姥总是要给母亲和舅舅一人做上一身崭新的棉衣,让他们在大年初一的早晨,也能(方言体面之意)得不行。这些带着姥姥体温的棉花,为原本灰暗的生活织上了一层云,点上了一盏灯。

⑧再后来,生活逐渐好起来,姥姥姥爷已多年不种地,但那片棉花地却依然留着,姥姥说:年纪大了,多了种不动,这一亩棉花,权当活动手脚吧。

种棉花哪里是活动手脚这么简单的事?我偷笑。怕是姥姥忘不掉过往,忘不掉那段拿着棉花织成云朵,拿着生活的苦难织成笑靥的日子;忘不掉那段即便有大涝大旱,收成惨淡,也强打起微笑与家人一起对抗苦难的日子。抑或者,姥姥自己就是一朵亲吻大地的云吧。

⑩每一朵棉,都是心怀悲悯的云,在亲吻大地。它们长在麦稻不亲的荒地,默默地消磨着这片大地的苦难,为它带来生机和希望。

(刊载于2021.4,人周刊网)

【小题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事中以物——棉花为线索贯穿全文,并暗含着对姥姥的理解和爱。
B.文中的“棉花”既是实指田地种植的棉花,又象征着姥姥柔软、豁达的心境。
C.第⑨自然段写“我”偷笑姥姥年纪大了,还以为种一亩棉花是简单的事。
D.文章语言充满诗意,既能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又能从中获得生活的启示。
【小题2】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时常想,姥姥温和的脾气,就仿若那蓬松的棉花,生活的苦难刚刚碰触,就立马被她的温和所包围了。
【小题3】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写两点即可)
【小题4】请说说文章的标题“棉花是亲吻大地的云”好在哪里?
【小题5】请结合文章主旨,理解第⑩段文字的深层含义。
21-22七年级下·福建宁德·期中
知识点: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①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②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

③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④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小题1】第三间小屋,“应该住着我们自己。”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完成填空:我们要有自己的________,自己的_______,自己的_______
【小题2】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然后,能不能找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这个例子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也可以是你身边的人和事,80字以内。
【小题3】第④段属于“正话反说”。把这段话“正过来”说,应该是这样:在第三间小屋,如果住着我们自己,那么,这小屋就是__________的,我们的精神,就会_________

故乡的年戏

故乡的年戏,总是热闹而隆重。只要戏台搭起来,整个村庄都欢腾了。

大人孩子们奔走相告:“看戏去喽!看戏去喽!”到那时,年才真正有了年的味道。年戏是最能聚拢人的活动,村里几乎是全民参与,连八九十岁的老人都穿得暖暖和和,到戏台下来看戏。乡村简陋的戏台,撑起一个绮丽的空中楼阁。才子佳人、王侯将相,水袖如云,走马灯一样,从戏台上锵锵晃过。

戏台下,大人们伸长脖子,侧头的,点头的,张大嘴巴的,摇头晃脑的,拍手叫好的,密密麻麻一片,脸上是沉迷的喜怒哀乐;小孩子骑在大人的脖子上,鼻涕泡僵在风里。冰糖葫芦、棉花糖等各种吃食,也增添了几分热闹。午后暖暖的阳光大片大片铺开,温暖而安适,人便在饱满的光线里,心满意足地眯起了眼。

我和小姨都是早早拿着凳子去占**位置,我们坐在前面看,后面有站着看的,还有踩到凳子上看的。小姨的对象也来了,他一会儿给我们买糖葫芦,一会儿给我们买炒花生,“鞍前马后”地“伺候”着。直到小姨说:“行了,坐下看戏吧!”他便坐在小姨的身边,一边看戏,一边看小姨。他的手还会偷偷牵一下小姨的手,然后两个人甜甜蜜蜜地笑。我一直觉得,乡村戏台下,是滋生爱情的地方。戏台上,才子佳人,传情达意;戏台下,青年男女,卿卿我我。就像现在的年轻情侣喜欢在电影院度过恋爱时光一样,当年的戏台下也是农村年轻人的“爱情电影院”。

⑤我的视线穿越了一片黑脑瓜,看到戏台上。眼睛里霎时缤纷起来,舞台上旖旎的长襟水袖,背景里缤纷的秀阁绮窗,多么美啊!敲着耳鼓的,是各具特色的唱腔,生旦净丑,各有风味。我最喜欢俏生生的花旦,举手投足活泼机灵,很惹人爱;还有花脸的唱腔,气韵醇厚慷慨,痛快淋漓;还有优雅美丽的青衣,唱腔婉转悠长,极为动听。

⑥我的母亲曾经唱过几年戏,我从小耳濡目染,也非常喜欢戏曲。听!戏台上唱的是《大登殿》,王宝钏十年寒窑,终于拨云见日。“端端正正,正正端端,打坐在金銮……”演员的演唱字正腔圆,非常有感染力。高潮之时,台下叫好声响成一片。她的表演更加卖力了,完全沉浸在自己塑造的角色中。

⑦我的兴趣,更在于戏台上偶尔会出现的“奇幻效果”。我忘了是一出什么戏,戏台上喷出一阵烟雾,闪过几道亮光,一只蚌就变成了一位漂亮姑娘——蚌精。那个年代,这样的场景无异于如今的“豪华大片”。整个戏台因此变得瑰丽梦幻,让人充满了无尽的想象。乡村戏台,仿佛是天上宫阙,演绎着另一个世界的悲欢离合,神奇而生动。

⑧花花绿绿的戏台,有板有眼的唱念做打,热热闹闹的人群,都那么让人怀念。我多想再回到故乡,在故乡的戏台下,看一场年戏。

【小题1】作者一开头就说“故乡的年戏,总是热闹而隆重。只要戏台搭起来,整个村庄都欢腾了。”请通读全文,说说“热闹欢腾”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小题2】品析文中第③段加点的词和划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本段中加点的词“大片大片”改成“大片”好不好,为什么?
(2)请自选角度品析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小题3】有人说,本文的最后一段与鲁迅先生《社戏》中的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蕴含着相同的情感,请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4】读到这篇文章,就会让我们想起一幅幅民俗风情画,“社戏”“安塞腰鼓”……你的童年,一定也有相似的人生经历。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体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放烟花

李娟

①阿克哈拉只有我们一家汉族人,所以汉族的旧历年似乎很多年都不曾正经地过过。但今年也不知为啥,第一次决定认认真真过个年。于是我从城里买了几个大大的烟花,想在大年三十也热闹一下。

②回想一下,长到这么大,还从来不曾放过炮仗烟花这些玩意儿。小的时候看邻居家孩子玩,并不特别向往。长大后,更没啥感觉了,反正我们家也从来不过年。再说了,花那么多钱买回来,点燃后“砰砰”几下就烟消云散、一地碎纸,实在不划算。

③吃过饭,还兴致勃勃看了春晚——很多年来这也是第一次。然而电视屏幕上的噪音与雪花点势均力敌,看这样的电视,除了视力外,还得运用非凡的想象力。看到后来实在忍受不了了,便出去踢了两脚天线锅。回来时发现情形更糟,索性关了电视,决定开始放烟花。

④没有月亮,外面漆黑一团。但星空华丽,在世界上半部分兀自狂欢。星空的明亮与大地的黑暗断然分割。站在院门口,一点也看不到村子里的其他房屋。没有一点灯火。这时候村子里的人都睡下了吗?

⑤我妈打着手电筒照着我,看着我踩着墙角的柴禾垛把烟花小心放到黑乎乎的屋顶,插在积雪里。四周那么安静,生平第一次放烟花,心里有些害怕,打燃火机后好半天才瞄准导线。我没穿外套,冻得直发抖,牙齿咬得紧紧的,却非常兴奋,还有些害怕,打燃火机后好半天才能瞄准导线。

⑥一串串缤纷闪亮的火球迸出,高高地冲向漆黑的空中,然后喷爆出一道道金波银浪。不远处的荒野在烟花的照耀下忽明忽暗,更远的地方,沙漠的轮廓在夜色中脉动了两三下。

⑦时间非常短暂,我赶紧进房子去拉外婆。外婆走得太慢,等拄着拐一步一步挪出门,都已经结束了,只看到残落的星星点点碎花最后飞溅了两三下。尽管这样,她也很高兴,惊叹了好几声,然后赶紧躲回屋子。外面太冷。

⑧我开始点燃第二个烟花筒。这回是喷花,彩色的火花像喷泉一样滋啦啦地四面乱溅,还甩得噼里啪啦直响,特别热闹。我和妈妈并排站在雪地里仰着头,看着烟花什么也不顾地挥霍着有限的激情。这烟花之外,四面八方茫茫无际的荒野沙漠……我们是在戈壁腹心,在大地深处深深的深深的一处角落里……若星星从高远的上方看到这情景,他一定会更加寂寞吧!

⑨又同上回一样,外婆好容易走到大门外,又只看到了点尾巴。于是我不许外婆回去,让她在雪地里等着,当着她的面点燃第三个烟花。

⑩这时,在火光中,才看清院墙外的黑暗中的高处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了两三个人,正静静地仰头凝视着这幕绚烂的——对阿克哈拉来说根本就是“奇迹”般的情景。我认出其中一个女人是我们的邻居,她穿着破烂的长裙,裹着鲜艳的头巾,笔直单薄地站在那里,我在瞬间看到她宁静冷淡的大眼睛在烟花的照耀下是那样年轻。远处有一两幢房子的灯亮了,有人正披着衣服往这里走。

⑪但这一次同样很快就结束了。

⑫我只买了三个烟花。再也没有了。他们又站了一会儿,等了一会儿,低声说了几句话,才安静地消失在黑暗中。

⑬谁知到了第二天,从荒野散步回来,遇见的人都会由衷地赞美一声:“昨天晚上,你们房子那里好漂亮啊!”

⑭真让人纳闷,深更半夜的,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看到呢?

⑮甚至,连住在河对岸的老乡套着马爬犁子(马拉雪橇)来我们这里买东西时也这么说:“昨天晚上你们那里真漂亮啊!你们过年了吗?”别说,这还真是阿克哈拉第一次有人放烟花呢!

⑯明年我再也不买这种便宜货了,一定要买那种最高最大的,可以看好长时间的。一定要买好多好多,让所有人好好看个够。

【小题1】文中“我”对放烟花的态度有哪些变化?原因分别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小题2】文章第③段写第一次看春晚的情景有何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小题3】文章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子有哪些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若星星从高远的上方看到这情景,他一定会更加寂寞吧!
【小题4】文章以“一定要买好多好多,让所有人好好看个够”结尾,有何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