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看红棉,喜忧参半

虎年元宵节前后,琼岛西部迎来了明媚而又短暂的早春。这是一段稍纵即逝的美好时光——短短几天内,海南昌江县漫山遍野的木棉花迎春绽放,层林尽染,几天后又将在凛冽的倒春寒中迅速凋落,随处飘散。人们想要刷新视野、体验惊喜,就得见缝插针赶在这几天过去观赏。

在琼北持续潮湿阴冷的气候中郁闷已久,终于喜获良机,随团前往昌江,去目睹一年一度木棉花开的盛况。于是放下手头大小任务,不顾一切成了行。传说木棉树性格清高孤傲,任由气候变幻无常,它依旧按自己的节奏花开花落,不会等待那些迟到的人,无论你高低贵贱,错过了就只能下一年再说。

从海口发车时仍是湿冷的雨天,两小时左右到达昌江,则进入了完全相反的干热地带,颇为神奇的对比。这正是当地天气最适宜、红棉最烂漫的季节。很多人专程去看木棉花,不仅本地和附近的游客,还见到不少来自川渝、粤闽、江浙的自驾车。此刻农历正月刚过半,乍暖还寒,看到如此温暖火红、漫无边际的花海,远道来客们无不欢天喜地、兴致勃勃。

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面对如此大范围、几乎无处不在的红棉花开,场面让人惊喜和震撼。原来木棉花聚合起来这么灿烂、这么气派!沿着山道徒步、攀爬,一路所见,山野、河湖与田园,就是木棉花的**背景,花开花落,浑然天成,错落有致,交相辉映。

木棉树的树叶和花朵不是同时展现,它们先开花后长叶,所以此时红花在树上没有绿叶的衬托,却显得格外鲜艳夺目。红棉花朵大而丰硕,就像彩色的羽毛球,花儿们本身并不茂密,但大片的红棉连成花海时,昌江这个天生丽质的大花园就完整地跃然眼前,美不胜收。

在朋友圈发出了即时拍下的九宫格图片,立刻被北方友人们称为“拉仇恨”,可想而知,天南海北反差有多强烈,此时的海南对冰天雪地里的人们吸引力有多大!北方人并不了解的是,海南岛内也有明显的温湿度差异,这种盛况只是局部可见。木棉花开的季节性、区域性,形成了昌江的突出亮点。木棉树并非海南独有,但身处温热气候带胜在春来早花也开得早,赢得先机很重要,就像海南的龙眼、荔枝,每年都早于广东广西上市,领先一个月,价值大不同

木棉树最适合昌江这样的绿水青山间,如果将它们大批移植到城市里,作为景观道,反倒有不适之处。台湾新竹有多条木棉景观路,作为步行街美得很,人与花友好互动,花落时更见温馨;但要是机动车道就麻烦了,车轮辗压落花,一路惨烈不堪。在三亚也曾路过这样的景观大道,红棉盛开时十分壮美,但花落后不及清扫,川流不止的车辆从花瓣上辗过,将其变成一片片红泥,污迹斑斑,惨不忍睹。

木棉花期较短,前后也就十来天,一晃而过,让人不舍和遗憾。好在昌江人从“红棉盛开宾客来”的收获中尝到了甜头也受到了启发,在木棉之外又大量引种其他花卉——春兰、格桑花、三角梅……各色鲜花分布于不同片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花卉产业化已初具规模。

爱花的昌江人,还在花前树下打造出一个个名不虚传的美丽乡村。花的色彩造就了田野的容貌,也照亮了黎族百姓淳朴的生活。开门见花心舒展,诗情画意就在眼前。

昌江县其实条件优越,这里山海相连,气候友善;这里高铁、高速通达,往返便捷;这里有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有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有滋养鱼米之乡的昌化江,还有少数民族风情和以木棉花为代表的观光资源。这里特色鲜明,乡村振兴潜力巨大,有望成为网红打卡地的景区景点何止一个两个。霸王岭的生态奇观,吸引了众多研学驴友;棋子湾的滨海胜景,跟北部湾对面的越南下龙湾有几分相似,足以招徕大量游客……

此行在昌江总共吃了四顿饭,除了早餐,其余三次都在沿途的农家乐。与海南东部市县基本以自家饮食习俗待客有所区别,昌江农家乐的菜式很大程度考虑到八方来客的味口,心态较为开放,让人刮目相看。

位于棋子湾海边的开源度假村,规模巨大,服务周到,一下车就有多位迎宾员逐个为客人端上热茶,以驱除身上的夜寒。不管多晚,只要有事都能随叫随到。特别要说明的是,回海口的路上,我发现一个蓝牙耳机丢在客房里了,打电话给酒店客服,第二天就用顺丰快递给我寄回来了。就这一点,又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感受。

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随着这四大亮点逐一登场,昌江在海南西部颇有要脱颖而出的喜人姿态。

如果说喜中有忧的话,忧的是,这么好的地方,何时才能真正富强、发达起来?虽然全海南都已宣告脱了贫,但就地理环境优越、资源富饶的昌江县而言,仅仅脱贫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数百姓不过上更富裕优质的生活,简直没有天理!

海南还有多少美丽的地方至今尚未被察觉?可能不计其数。在国内外媒体和游客印象中,海南就是三亚和大海,却不知整个琼岛处处都有绿水青山,是名副其实的四季花园。天然的美丽乡村星罗棋布,但散落于天之涯海之角,或藏在青山绿水间,无人问津,价值难以放大,民众致富乏力,实在太可惜。

去年烟花三月下扬州,一览遍地油菜花风采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当地政府借鸡生蛋、炼就旅游金饭碗造福一方的大手笔,成效卓著,值得海南各地借鉴。

乡村要振兴,海南还缺啥?

放眼全岛、全国和全世界,在对比关照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再将其强化成优势,这是必做的功课。缺的是致富带头人,不是个别模范,而是一大批身体力行者。除了专职的乡村振兴工作者,更需要那些创业有成的企业家、那些毕业返乡的大学生、甚至那些见多识广的候鸟,他们都有可能唱主角。

如果能引进得力的设计、运营和推广队伍,昌江这样的地方要快速发展起来不会有多难。尽管天然的简朴本身就是一种优美,但要造就具有规模效益的旅游产业,就要对产品、线路、文化内涵、衍生产业链……进行一定的设计与包装,适度的商业化、时尚化不可避免。

木棉树有个俗名叫攀高枝。如果可能的话,建议昌江县争取与浙江省德清县缔结友好市县关系,也算是互攀高枝——这边有海南自贸港大环境及县域优势资源的利好,德清县则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并将绿水青山含金量发挥到极致的地方。若在二者之间搭建友好平台,昌江县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少走弯路,也不用再摸石头过河,就能更好更快地发达起来。

来源:自贸港演义微众号

作者:六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