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试种亩产1500公斤超级稻
***院士(右)出席签约仪式并代表签约 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世宁、实习生赖晓雯、通讯员方玮报道:21日,由***领衔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通过“强强杂交”的水稻新品种,在广东潮汕地区的高产田内创造亩产1500公斤的世界水稻亩产的最高纪录。
去年在湖南亩产1026.7公斤
2014年,***团队的超级杂交稻创造了平均亩产量1026.7公斤的新纪录,而这一纪录是在湖南创造的,水稻产量也会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团队在广东的目标是创造亩产1500公斤的理论最高产量,而这一产量也将是世界最高水稻亩产量。
广东设两个超级杂交稻试验点
***表示,广东的光照充足,更适合水稻生长。此次签约后,***团队将与华南农大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在广东省内设立两个超级杂交稻试验点,其中一个计划安排在广东的水稻高产区潮汕地区。“目标是实现早稻亩产600公斤,晚稻600公斤,在高产田,早稻晚稻都要达到亩产750公斤,创下亩产1500公斤的世界最高纪录。华南农大有好的种子,我们也有好的种子,良种良法配套,试试能不能够攻关成功。”
***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在广东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实现两分田年产360公斤水稻,养活一口人。“去年在惠州实施两季稻再加上冬季马铃薯种植,已实现两分田产生360公斤原粮。”
超级稻产量高品质好
***团队一直从事水稻杂交研究,此次与航天育种中心合作是否意味着研究方向出现改变?***介绍说,种子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接受宇宙射线的照射,基因发生变异。这些变异有好也有坏,研究人员从中挑选好的变异的种子进行培育。“华南农大已经培育了许多新的水稻品种,其中有一种名叫1173的恢复系品种和我们的不育系相配后,产量提高了百分之十几。”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志强补充说,***团队此前在粤北地区进行的水稻试验中,亩产已经接近900公斤,已经破了全广东的纪录。“华南农大自主培育的超级稻品种也达到亩产741.3公斤。到时将结合两家中心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种子,培育出符合国家优质米标准的,又高抗又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不少人都认为杂交超级稻的口感不如传统水稻品种,***表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解决温饱问题,我们的工作战略是提高产量;进入新世纪以后,为解决吃得好的问题,我们工作战略也做了调整,新的超级稻不光产量高,还要品质好。目前超级稻的口感不亚于甚至优于传统水稻品种。”
相关
新闻
“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下一代才知道”
***称目前试验结论都是在小白鼠身上得出的,不一定适用人体
虽然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有害,科学界尚未有定论,但很多人仍是谈“转”色变。对此,***表示,自己敢吃转基因食品,同时鼓励勇于为科学献身的年轻人也去吃,如果他们的下一代身体没有问题,那就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我愿试吃转基因食品”
***指出,对转基因问题不能一概而论。目前国内百分之八九十的棉花都是转基因抗虫棉,已经大面积推广,并没有发现问题。还有转基因大豆,我国进口了大量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基因大豆,市场上的很多豆制品都是由其生产,暂时也没有发现问题。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有影响目前尚未有定论。目前的试验结论都是在小白鼠身上得出的,不一定适用于人体。转基因食品如果有危害,也要到下一代人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我提出号召有科学献身精神的年轻人去试吃转基因食品,要是有生育能力的年轻人吃了没有问题,他们的下一代也没有问题,那就是真正的安全。我也愿意去试吃转基因食品,但我年龄已经85岁,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转基因食品对下一代是否会产生影响,通过我并没有办法证明。”***认真地向众人说明自己的观点。
转基因水稻仍在实验
***表示,目前,转基因水稻仍处于实验阶段,自己团队也有相关研究项目。目前转基因水稻尚未通过国家许可,因此市面上没有销售,民众不必担心。
林世宁、赖晓雯、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