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播种、出苗期管理,如何才能提高出苗率?
每年四月播种季,新疆天气状况变化多端,降温、降雨和沙尘等极端天气现象发生较多,对北疆及南疆还未播种的棉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南疆部份地区已播种棉田棉种出苗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农户播种希望的季节,“有钱买种,没钱买苗”,这个道理农户们都知道,这一阶段棉田出苗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秋天棉田棉花的产量高低,这是棉花种植过程中的“第一仗”,所以至关重要。针对即将到来的播种出苗期管理,农之道小编提醒广大农户严把出苗关,加强棉田的调查,重视棉花苗期的综合管理,在棉花出苗前后和棉花苗期生长阶段注意以下问题:
1、播种后及早检查种子发芽出土情况
当前播种的棉田在播种一星期后就要在田间扒土查看种子发芽情况,4月15日左右播种的棉田,出苗时间需要10-12天。出苗后4-5天正是种子吸足了水分胚根伸出种孔,刚露小白根的时候。
如果播种时间正常,土壤湿度达到要求,却发现大多数种子在土壤中仍处于休眠状态,剥掉种皮发现种胚颜色并不是乳白色,而是呈棕黄色或黄色,表明种子有问题。
如果播种时间适宜,种子在土壤中仍处于休眠状态,剥开种皮查看其颜色正常且有未吸足水分的表现,说明土壤墒情不足,应当及早采取措施。
前者属于种子质量低劣应抓紧重播,而后者是属于土壤水分不能满足种子发芽出土需要,应采取补墒的办法。

2、保持地膜膜面整洁
很多小地块用小播种机播种的棉田,播种质量不高,膜上覆土较厚,播种后要及时清扫膜面,保持膜面干净,没有浮土,达到采光好、透光好、增温快、出苗早的目的。

3、出苗后戴钢盔怎么处理
刚出土的棉苗多瘦弱、烂叶,有一些棉苗“戴钢盔”出土,这主要是因为在播下棉种后覆土过薄,在子行上滴水不足或者滴水不匀,使部分棉种吸水不足,胚乳的膨胀压力不够,使棉壳带土出来,导致苗势较弱,叶片易烂。解决的办法就是把棉种在苗床上播下后首先一次浇足水,其次覆土的厚度必须达1.5厘米左右,保温保湿促齐苗,双膜覆盖棉田,苗未出齐不要轻易揭膜 。
4、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棉花显行出苗之后,应密切关注当地气象信息,有高温天气出现时,要提前打孔散温。子叶变绿展平的幼苗应利用上午和傍晚时间尽量多放,实在来不及全放时,隔1米放一通气孔也有较好的效果。
对刚出土的黄芽不要放苗,可以在破膜孔上放些土将黄芽埋住,让其自行出土,以防外界条件不适而死苗。如果已有部分出土,而且短期内无高温及大风天气,可待70-80%的棉苗子叶展平变绿后放苗,此法有利于减少棉田大、小苗。如果出一颗放一颗,则影响地膜升温、保温,未出土的部分将会在土壤中延长出土,而且出苗后将是弱苗。
5、土壤低温、潮湿问题
有些棉田虽然看起来出苗较好,但土壤潮湿加上持续低温,特别利于棉苗立枯病的发生。据田间调查和了解,部分棉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苗期立枯病、角斑病,导致棉苗出现“卡脖死”的现象,这主要是棉苗根部土壤湿度过高,适气性较差造成的。因此苗期要进行两次以上中耕,通风降湿,破除板结土,定苗除草,防止草荒欺苗。
6、播种后遇雨问题
如果棉花在播种后遇雨,造成土壤板结,表层土壤中空气缺乏,棉籽就会停止发芽,加上低温高湿,还会引起烂种而造成缺苗断拢。所以棉花苗期管理阶段,要重视中耕,做到雨后必耕,地板结、有草必耕,保持土壤疏松。遇雨后及时中耕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地温,避免烂种、烂芽、烂根、死苗等现象,有利于保全苗。

7、低温冷害问题
此阶段容易出现极端降温天气,会对棉苗造成低温冻害。
棉花种子发芽后,如果温度下降到10℃以下,就会发生低温冷害,初生的幼根会发生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外渗,导致皮层崩溃而根尖死亡,即使随后温度回升,也只能在下胚轴基部生出次生根。建议农户多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在极端降温天气来临之前,进行田间熏烟,以升高地面温度,可有效的防治冻害。(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