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田管技术要点
2022年,全州计划种植棉花139万亩,由于今年春季气温偏高,棉花播种早,据调查,“4月苗”面积比例高于去年。针对当前棉花苗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一、及时放苗封土
出苗后适时放苗是保证苗全、匀、齐、壮的关键,放苗避开中午为宜。放苗后,为防治大风揭膜,跑墒降温,应及时盖好膜孔,提高地温,增加棉花根部活力,促苗早发。一般在棉苗2-4片真叶时开始机械封土。
二、中耕松土、促苗早发
加强中耕,提高土壤温度和渗透性,促根系生长,同时清除棉田杂草,降低立枯病发生,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苗期中耕建议2-3次,中耕时做到土壤平整、松碎,不埋苗、伤苗、铲苗,不拉沟、不拉膜。

三、以促为主科学补肥
对长势较弱或晚发棉苗,要以促为主,有针对性地补施叶面肥,以加快棉花生长发育。建议亩用尿素150克+营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适量,兑水4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喷施2次左右、间隔期7-10天;对生长健壮、发育正常棉苗,建议在棉苗4-5片叶需磷临界期时,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40公斤进行1次叶面喷施。
四、科学合理化调
按照“少量多次、轻控勤调、促弱稳壮控旺”的管理原则,有效调控棉苗,促进棉苗根系下扎,增强根系吸收营养能力,促进地上部分幼苗生长。调控时可用甲哌鎓(缩节胺),调控次数与用量应根据品种、气候、密度、日生长量及水肥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在棉苗4片叶时进行调控,化调用量根据苗情处理,建议用量控制在1g左右,化调时可带磷酸二氢钾喷施。

五、加强病虫情监测与防控
㈠棉蓟马防治。
1、及时铲除棉田及渠埂杂草,减少棉蓟马的发生;
2、中耕松土,喷施叶面肥,提高作物抗虫能力;
3、重点加强对晚播及重播棉田的监测,当百株虫量达3~5头时,选用20%啶虫咪或10%吡虫啉3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等进行喷雾,可兼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㈡棉蚜防治。
1、结合棉花田管,及时在棉田周围(不能在田间)布设黄板,对有翅蚜进行有效诱杀;
2、加强巡回监测,分类进行挑治,发现中心蚜株或点片发生时,可用康福多1:5-7倍液进行涂茎处理;对蚜点多、天敌数量较大的棉田,可用洗尿合剂或植物性杀虫剂0.5%苦参碱水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对蚜点多、天敌数量较少的棉田,可用10%吡虫啉乳油或20%啶虫脒乳油(莫比郎)4000-5000倍液等药剂进行挑治;
3、防治时要注意保护天敌,切勿大面积喷施化学农药。
㈢棉花立枯病防控。
1、中耕松土,以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湿度,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有利于棉苗根系发育,抑制根部发病;
2、棉田喷施叶面肥,促进棉苗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3、加强田间监测,对发病棉田及时进行喷雾防控。
来源:博州农技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