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封土、中耕和齐苗控等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一、封土
及时封土可以起到消除板结,淡化盐碱,培根护茎,提高地温,促苗转化,稳健匀发的效果。
对于正封土棉田,人工及时进行漏封孔辅土工作。今年为了减少错位率,部分农户出现先覆土后点种播种方式,但膜上上土较少,漏封孔率高,要及时封好土。而对于正封土的棉田,破板结工作尤其重要,今年降雨次数多,土壤粘重的棉田一定要雨后进行破板结。
对于侧封孔的,要等齐苗后,及时进行机械封土,但封土不可太晚,不便晚于5月15日,否则易形成僵苗或瓶塞式板结。
二、中耕
关于这个问题已多次谈到,中耕主要有提高地温,清除杂草,疏松土壤,散墒去湿,破除土壤板结,蓄水保墒等作用。中耕可以打破膜间隔墙,缩小中行与边行温度差异。加快边行出苗进度,减少缓苗时间,促进底墒均匀,促苗早发。对于墒情较好的棉田,中耕可以起到散墒增温作用。
从土质来看,在土壤粘重地易形成板结,而侧封土的棉田需要在齐苗后进行封土,如果不能及时中耕,那么就会造成无土可封的情况。加之近期出苗期,降雨偏多,应抓住有利时机快中耕,散墒增温。
三、齐苗化控
由于3月下旬气温偏高的影响,土壤偏干,部分棉田整地质量差,整的太虚,加之多次降雨降温影响,播种时间短而集中,部分棉田播种较深,部分棉田滴水晚,出苗慢。化调要综合考虑品种、地力、水肥、棉花出苗情况、密度、气候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化控,不可盲目。建议棉苗出齐现行后进行缩节胺化控,亩用甲哌鎓(缩节胺)2—3克。其目的一是促进根系发育,二是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和能力,增强根系活力和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大大增强抗旱、耐涝、抗早衰能力。
一家之言,难免偏激和不足,请酌情参阅!如有什么建议和异议请文后留言交流!
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