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棉花出现矮化、节间缩短、畸形、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棉花就危险了
最近经常有农民朋友电话反映棉花出现了矮化、节间缩短、畸形、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的症状,农药打了2-3次没有效果,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上面的症状可以判断是棉花花叶病毒病危害造成的,病毒病一旦发病很难治疗,必须提前预防。
一、棉花花叶病毒病发病规律和症状
主要靠烟粉虱、蚜虫传毒,种子也不传毒,有时也能以汁液传毒。棉花烟粉虱、蚜虫发生重,花叶病毒病发病重;棉花连年种植、管理不善、偏施氮肥、密度过大、田间积水严重病毒病容易发生。病毒病症状: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畸形,出现明显的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绿色的斑驳有的受叶脉限制,有的变为红色,老叶表现较明显。幼叶期染病,叶子变小,皱缩,缺刻少于健叶,成株后期遇有高温条件症状陷蔽或无症,有时有再次显症。
二、棉花花叶病毒病预防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深翻地灭茬,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施足基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适时育苗移栽并做到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合理浇水施肥,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通过一系列的农业措施为棉苗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抗病能力。
三、棉花花叶病毒病防治技术
棉花花叶病毒病防治要本着“防病治虫”的原则进行,田间出现烟粉虱、蚜虫等传毒昆虫是要及时喷施吡蚜酮、噻虫嗪、烯啶虫胺、呋虫胺等药剂防治,截断传播路径。发现花叶病毒病症状的棉株,要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以免扩散蔓延,并及时喷施抗病毒治疗剂预防,药剂可选择20%盐酸吗啉胍·乙酸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隔7-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钝化抑制病毒,防止病毒病扩散蔓延。
关于棉花花叶病毒病防治技术讲解到这里,若有不足或其他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说明以便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