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中后期生产管理技术的意见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适宜在光照时间较长的地区种植,所以在我国的新疆地区,是一种较为理想化的种植地。棉花的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时期,所以应该加强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搞好中后期打顶、水肥运筹、化控、病虫害防治等管理。

疆天棉图的物候期监测功能,按照对应物候期提供多个监测数据结果,同时查看多个单项监测结果,可以使种植户综合分析地块情况。同时物候期监测可以找到不同条件对棉花影响的规律,用综合的眼光对棉田进行有效的管理。结合物候期监测结果,种植户在棉花中后期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肥、水协同管理。科学合理运筹水肥,既要满足棉花生长发育对水肥的需求,又要防止高温干旱叠加导致蕾铃脱落。

2. 打顶管理。打顶调控以“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高到均不等”为原则,结合科学肥水调控和化控,塑造合理的个体、群体结构,构建丰产、稳产架子。

3. 病虫害防治。高温干旱、久晴降雨少天气情况下,易大面积发生病虫害,要加强防治,建议早晚用药、混合用药、交替用药。

4. 早衰棉田管理。中低产棉田要加强根部和叶面肥水管理,保障灌溉,稳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喷施叶面肥,防止营养器官功能下降。

5. 催熟采收。为保障脱叶催熟效果,以“絮到不等时,时到不等絮”为原则,合理的施用棉花脱叶催熟剂。脱叶率达93%以上、吐絮率达95%以上时,及时进行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