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果多到落满地都没人捡?广东人:不要是有原因的!
导读
在广东的街头,水果树随处可见,荔枝、龙眼、莲雾……这些看似美味的果实却鲜有人去采摘,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是法律的约束,还是水果本身的“无能”?今天就带你一探究竟,了解这些绿化带中的“水果树”背后的秘密,看看广东独特的城市绿化是如何运作的。
为何广东绿化树多为水果树
广东绿化树多为水果树,网友好奇为何没人吃

绿化带内的水果虽然看似丰富,但法律规定确保城市环境和绿化树的保护
在广东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果树有很多,主要包括荔枝、龙眼、木瓜、芒果等
有网友质疑为何广东绿化树大多种植水果,而不是一些观赏性更强的花树
其实果树也有很多优点,既能够美化环境,又便于管理
而且广东气候适宜果树生长,加上当地人对路边水果的接受度非常高,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即便不去超市购买,也可以在街上轻松获得新鲜水果
与此绿化部门也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适合当地种植的果树
比如说近几年在广州非常流行的芒果,本来就非常适合广东的气候,所以才会成为广州绿化的首选
路边为何没人吃
莲雾适应性很强,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和肥沃土壤

在广东也是非常常见的果实,甚至有人把它称作广东的棉花果
但最近不少网友发现,公园和街道旁边都有很多莲雾,却没看到人吃,好奇的网友纷纷发帖询问
除了莲雾之外,广东路边还有很多“免费”的水果,比如荔枝、龙眼等也是常见于当地
那么为什么这些水果拿来绿化不仅不会被采摘,反而是随便长谁也不吃呢?

比如广州就是因为路人被果子砸到的事情发生过多次,所以绿化部门才会对芒果树进行“节育”处理
而且根据《广州市绿化条例》,在绿地内是禁止随意采摘这些水果的,违规者将会被处以罚款
这些规定和现象反映出广东特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对城市绿化的影响
虽然莲雾在广东很常见,但是可能因为环境等各种原因,它的食用价值其实并不高

而且每到采摘季的时候,路边的莲雾往往长得又大又圆,看上去很诱人
但吃进嘴里之后基本上都是棉花样的口感,这也是路人不拣起来吃的原因
莲雾的来历
虽然莲雾在路边不受待见,但它在广东省区域内种植还是非常成功的
尤其是潮汕地区,在当地被称作水翁或者莲雾,每年4月-5月和8月-9月是莲雾采摘的季节

如果你去潮汕玩耍,在当地人家中的大花园里基本上都能看到一两棵莲雾树
这种水果的魅力就像是越野版的荔枝,外面有厚厚的皮,皮下面包裹着棉花状的果肉
解剖开来之后中间还有一个种子,只有果肉加上汁水很多的时候才能算上品莲雾
那么这个“莲雾”二字是怎么来的呢?

实际上它的学名叫洋蒲桃,最早产自马来西亚及印度等地区,在那里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水果
据说是在16241662年之间被一位名叫杨梅的荷兰人引进东方大国,并且在福建一带开始种植
因为福建地区与印度、马来西亚相距不远,且气候相对接近,所以这种水果在福建有着良好的生长表现
后来渐渐向广东发展,并且在广东取得了更大的成功,成为当地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语
广东的绿化树选择水果树,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因为当地人对这些果实的独特认知与生活方式。虽然路边的莲雾不被人们青睐,但它却在当地的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你觉得这种绿化方式合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或者点个赞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