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月考试题(原创)
襄阳市第四十中学九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1-5题每题2分,6题7分)
1.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习家池山水静密,鹿门寺花草娇眉。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十一黄金周,我们一起领略襄阳山的秀( )气,水的澄( )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襄阳的春天是响晴的。
B.回归故里的念头在他心理酝酿了很久,今天终于实现了。
C.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让人很不舒服。
D. 上课半天了,教室里仍然有淅淅沥沥的说话声。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这个句子是暗喻)
B.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加点的字是名词)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家父是尊称对方父亲,令尊是谦称自己父亲。
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正确排序一项是( )(2分)
①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⑤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A.③④②①⑤ B.⑤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⑤③ D.⑤③①④②
6. 古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7分)
(1)□□□□□□□,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2)“回乐烽前沙似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古诗文中抒情的名句俯拾皆是: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抒建功立业之志;王湾“□□□□□,□□□□□”抒发思乡愁绪;马致远以 “夕阳西下,□□□□□”写羁旅之苦;……欣赏这样的诗文既有美的享受,也是情感的陶冶。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每小题2分)
7. 《礼记 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知道,与人交往,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和爱心的。交友之道贵在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七一班围绕“交友之道”,开展一次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①【拟写标语】(2分)
根据划线句子补写标语:结友之法需真诚爱心, 。
②【活动策划】班长为了让活动丰富多彩,给出了活动建议,如可以采用下面的形式:名言辑录、演讲比赛、自我展示等,请仿照示例再策划两种活动方案。
示例:举行“我说真正的友谊”名言辑录
(2分)
③【材料探究】 探究下面二则材料,说说你的发现(2分)
(1)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2)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探究结果:
④【句式仿写】(2分)
关于“友情”,我有话要说,请仿照示例,再写一句。
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友情是
三、阅读与赏析(35分)
(一)名著导读(6分)
8. 请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目。
⑴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⑵“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⑶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①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 》,这篇文章属于名著《 》中的一篇。
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③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请结合本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2分)
(二)阅读,完成9—10两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B.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C.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左迁”,指升官。
D.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
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诗. (2分)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1-15题(10分)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世说新语 雅量》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 :
② 神色无变:
12.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
B.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
C.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
D.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
13.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14. 《论语十二章》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要 ,本文通过写夏侯太初的故事强调了学习要 。(2分)
15.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对你学习方面的启示(2分)
(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16-19小题。(13分)
温暖的笑容
①在安徽滁州西郊,车子过了南谯区珠龙镇政府,进了北关村,我想要找人问路。怎奈路上车如流水,雨又下得大,好久见不到一个行人。终于遇到一位大妈,撑着伞正急急忙忙赶路。大妈头发花白,面容和善,一看就是诚笃的人,向她问路准没错。
②一听我要去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妈立即热情地说:“我带你去,我正好要去那里办事。”请她上了车,路上我问大妈贵姓,她说姓兰。我脑子里闪出一个名字,问她是不是叫兰家萍,她说,是的是的。
③来北关村采访之前,我在新闻中看过她的事迹:善良农妇倾尽家财照料血友病养子三十余载,2019年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这位兰家萍,可是北关村的名人呢。
④因为与“中国好人”兰家萍的巧遇,于我很陌生的北关村,忽然就亲切了许多。后来,我和兰大妈聊了很长时间,对她愈加敬重起来。
⑤三十六年前,一个7月的上午,兰家萍和丈夫张蔡林各挑一担新麦,去镇上的粮站卖粮。回村途中,他们在路边的草地上,发现了一个男婴。襁褓里的孩子,嗓子都哭哑了。两口子那时还很年轻,都是二十九岁,已经育有两个女儿。生性善良的兰家萍抱起了孩子,那一瞬间,注定了他们要结一世的母子缘,也注定了他们整个家庭,马上就要进入与病魔长期作战的日子。
⑥捡了个孩子,两口子欣喜不已,视同己出。虽然家境并不宽裕,但他们精心养育他。孩子活泼可爱,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欢乐和希望。用兰大妈自己的话说就是:“这孩子很聪明,很讨人喜欢。”但孩子三岁的时候,他们发现他的牙龈经常出血,皮肤也十分“娇嫩”,轻轻擦碰一下,就会血流不止。
⑦两口子把孩子送到滁州的医院检查,前后去了四次,一直没能查出病因。当时,小麦才两毛钱一斤,全家一年的收入只有一千多元。
⑧孩子的病不能不治,他们又把他带到上海的大医院。医生做过全面检查后,确诊为血友病。
⑨兰家萍夫妇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血友病意味着什么。医生解释说,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身上一旦流血就止不住,需要长期输血和治疗,医治费用高昂,且极难根治。两口子一听,顿时像掉进了冰窟窿,抱着孩子泪水纵横。他们不知道是如何走出医院,又是如何坐班车辗转回到家的,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
⑩几十年过去了,兰大妈说到这些,脸上非但不见一丝愁苦,反而一直笑呵呵的。
⑾她说,孩子已经被丢过一次了,如果自己再抛弃他,他肯定活不下去。既然把他带回了家,就一定要给他治病,把他抚养大。
⑿这么多年,为给这个孩子治病,两口子没日没夜地劳作,兴田种地,卖粮卖菜,农闲就到附近的工厂打短工。
⒀兴许,命中注定他们就是一家人。
⒁有一回张蔡林带孩子去输血,医院血库里的存血不巧告罄。张蔡林当即撸起袖子,请医生给自己验血,发现两人竟是同一血型。从此,父亲就成了儿子的“血库”。
⒂两个女儿和儿子的感情也很好。孩子长到十岁时,看到姐姐背着书包去上学,闹着也要去。兰大妈担心他到了学校,会磕磕碰碰,加重病情,但又很想实现他的心愿。左右为难时,两个女儿自告奋勇,表示要每天背弟弟去上学。从此姐妹俩风雨无阻,轮流背弟弟出入校园。
⒃无数人问过兰大妈:“你后悔不?”那天,我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⒄兰大妈笑呵呵地说:“我从不后悔。再苦再累,我都心甘情愿。”
⒅她一直夸儿子孝顺:“儿子对我们蛮好的。”
⒆她和丈夫在地里劳作,儿子心疼父母,主动为他们煮饭。说是煮饭,其实就是把米洗好,放到电饭锅里。对于常人轻而易举的事,对他来说却特别艰难。因为血友病,他的关节运动非常不便。这些简单的动作,他往往要做个把小时。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他还学会了理发的手艺,在村里开了个理发店,直到病情加重,才关了店门。现在,他又在网络平台上,出售家里种的草莓。
⒇兰大妈说,两个女儿前些年出嫁了,现在是老两口和儿子一起过。她和老伴目前身体尚好,能种田能打零工,尚能照顾儿子,对他的治疗从未间断过。
(21)2012年,珠龙镇和北关村给兰大妈的儿子安排了低保,一个月有五六百元生活保障补助。2016年,他们又被纳入精准扶贫的对象,在生活和医疗上得到帮扶。此外,镇上还通过危房改造项目,给他们家盖了两间新房子。
(22)离开北关村好多天了,我时常想起兰大妈,想起她说的话,“我吃干的他就吃干的,我吃稀的他就吃稀的。”她脸上时时绽放的笑容,温暖,纯粹,那是她心底的善良与坚韧开出的花。
《人民日报》( 2021年8月14日 08 版)
16.世间一切都是遇见,本文就是在两次遇见中组织全篇的,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4分)
① ;②
17. 文章第⒀段和第(21)段能否删掉,为什么?请分别说明(4分)
18. 兰大妈和她家人的故事打动着你我,你喜欢文中的哪位人物,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喜欢的理由。(2分)
19.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句“她脸上时时绽放的笑容,温暖,纯粹,那是她心底的善良与坚韧开出的花。”的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21-22题。(12分)
憧憬着满满的丰收
①“一夜熏风带暑来”。立夏一过,暑天的样子就越来越足了。天地之间,总是弥漫着一种不断发酵的浓烈气氛。随着时令的转换,农事一茬套着一茬,忙得大伙儿难得喘口气。“小满赶天,芒种赶刻”“过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很多农谚也是这样说的。
②暑天绝对是一年里最热的一段时间。在三伏天达到峰值。热归热,万事万物都在显示着生命的蓬勃。群山攒着劲积聚翠绿。走进山里,花儿灿烂着,果实在孕育着;野兔一路逡巡捕食。最热的中午,池塘边的枝丫上总是站着一只翠鸟,一旦水面有鱼儿冒头,它就箭一般射去。当然,最热闹的还是蛙和蝉。月亮升起,蛙的合唱就开始响起,要是在雨后,这种表演就更加酣畅了。蝉则不分昼夜地鸣叫,中气十足,把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
③暑天最重要的农活是“双抢”,抢早稻的收割和晚稻的插秧。火辣的太阳底下,每一棵水稻都在抽穗,又在鼓胀。今天,田野还是绿油油的样子,明天就泛黄了,再过一阵子,满眼就是金黄的稻浪了。接着,打稻机进场,家家户户都开始抢收稻谷。大伙儿顶着烈日干活。割禾,脱稻,送谷,分工明确。到了中午,扒上几口饭,一家人又火急火燎奔向田头。有时,趁着月色好,晚上也不歇工,要抓紧时间割稻。
④早稻收完,赶紧放水浸田,然后犁田,再耙田,把犁翻的泥土用耙梳一次,再梳一次,打理得碎碎的,然后把泥巴拖平。前几天,一丘田还是金灿灿的,现在就已是空荡荡的了。下一步,就是插晚稻。插秧也必须得抓紧。插秧时一只手托秧分秧,另一只手把秧深深插下去,动作很有节奏感,眼前一下子就衍生出一片绿意来。“早稻泥上飘,晚稻插过腰”,插晚稻颇费力气,插得浅,秧苗会被晒死。一天下来,人往往腰酸腿疼。“晚稻不插隔夜秧”,秧准备得多,又必须当天插完,所以晚上也得赶工。而此时,炎热并未散去,蚊虫又多又猛。插晚稻这一“抢”,确实特别不容易。
⑤暑天的“抢”,远不止“双抢”,还必须挤时间兼顾好其它农活。菜园子绝不能耽搁,上肥浇水都要跟紧,否则,一园子的菜,不几天就蔫头蔫脑了。南瓜的生命力稍强,黄花菜耐瘠耐旱,但必须深栽,栽后要连续几天浇定根水;辣椒、茄子、豆角等则有些娇气,今天晚上才喝饱水,晒一天水分就消耗得差不多了,第二天晚上还要再喝饱水,才能把自己撑得圆鼓、溜尖。还有,再累再忙,红薯地要翻藤,花生地要除草,棉花地要灭虫,都不能懈怠。“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家最要紧的是抢时候,最怕的是误节气。
⑥立秋后,暑气减退,但农事并没有闲多少,田间地里的管理一环套着一环,要精心打理。不过,在晴好夜晚,萤火虫忽闪着,天空如洗过一般,让人心旷神怡。这时候,全村人都到地坪里来,坐的坐,唠着嗑,憧憬着满满的丰收。
(人民日报 2021年9月14日)
20.文章多处引用谚语,请列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3分)
21.“辣椒、茄子、豆角等则有些娇气,今天晚上才喝饱水,晒一天水分就消耗得差不多了,第二天晚上还要再喝饱水,才能把自己撑得圆鼓、溜尖。”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22. “暑天的“抢”,远不止“双抢”,还必须挤时间兼顾好其它农活。”请说说这句话的作用。(3分)
23. 文章②③两段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四、写作与表达。(40分)
24.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走进初中校园,你一定有很多最美的遇见,遇见秋高气爽、绿草如茵的美丽环境和景致,遇见学识渊博、敬业爱生的师长,遇见个性十足、幽默风趣的同学……最美的遇见,最真的情感,最好的成长,请以“最美的遇见”为题作文。
题二:十一黄金周,我们抓紧时间补上落下的功课,争取弯道超车,我们和家人一起打卡襄阳各处美景美食,我们走进电影院观看国庆大片《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我们充实着,我们收获着,请以“这个国庆,我很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①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除诗歌外),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题答案
1.“密”改为“谧”;“眉”改为“媚”。 (改正确一字0.5分,书写1分,共2分)
2.xiù;chéng。(2分) 3. D (2分) 4. D (2分) 5. C(2分)
6.一年之计在于春;受降城外月如霜;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肠人在天涯。(共7分。每错、多、漏一字均扣1分,扣完为止)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8分)
7.(1)【拟写标语】交友之道贵学习成长(2分) (2)【活动策划】举行“我说真正友谊”演讲比赛,举行“我说真正友谊”自我展示,举行“我说真正友谊”作文大赛(2分) (3)【材料探究】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慎择友,择良友。②面对朋友的要
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以法律和道德为标尺进行衡量,三思而后行,不可随意迁就,否则
会铸成大错。(2分)(4)【探究材料】友情是一场绵绵的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友情是一束明媚的阳光,温暖我们孤独的灵魂.(2分)
三、阅读与欣赏(45分)
(一)名著阅读与赏析(6分)
8.①《五猖会》《朝花夕拾》 ②儿时要去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命令背书(2分) ③例如《五猖会》中,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忌自己心理时的无奈何厌烦,这种家庭教育问题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思考。(2分)
(二)古诗词赏析(4分)
9.C (2分)
10.示例: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态,表现作者对友人王昌龄的思恋和牵挂。(2分)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11.①倚靠。 ②没有。 (2分)
12.B(2分) 13.宾客和随从都跌跌撞撞,站立不稳。(意对即可,2分)
14.学思结合 专心。(每空0.5分,错一字扣0.5分,共2分)
15.示例:学习贵在善于思考,要讲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习要专心,专注。(意对即可,2分)
(四)记叙文阅读(10分)
16.到北关村采访偶遇兰大妈为我们带路;卖粮途中兰大妈夫妇遇见患病男婴并一生养育。(意对即可,4分)
17.示例:不能删掉,第13段引出下文对丈夫和两个女儿对患病儿子的照顾,进一步表现这一家人浓浓的亲情;第21段写政府对兰大妈一家人的关心和照顾,表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深化文章的中心和主旨。(共4分)
18.示例:我喜欢兰大妈,喜欢她的乐观开朗,文中几处写到她的笑容,在家境如此困难,养子身患绝症的情况下,她仍然积极乐观地去面对。我喜欢两个女儿,喜欢她们的友爱担当,她们轮流背弟弟去上学,风雨无阻,这份责任与担当值得我学习。(意对即可,2分)
19.以对兰大妈的神态描写和比喻的手法收束全篇,不仅表达对乐观、善良的兰大妈的赞美之情,而且照应文题“温暖的笑容”,点明中心。(只要能表达此意,语言简洁流畅即可,3分)
20.示例:“一夜熏风带暑来”,开篇引用谚语,总领全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3分)
21.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辣椒、茄子、豆角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这些作物在夏天需要水分的特点,表现农民们的勤劳。 (意对即可,3分) 22.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抢收早稻,抢摘晚稻,开启下文对兼顾其他农活的描写。(3分)23.不能调换,2、3段按照由物及人的顺序来写的。
四、写作与表达(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