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坐飞机需要扫健康码或者进行健康申报吗?

  在乘坐航班时,根据去往的城市不同,不同航空公司对健康码及健康申报的要求各有不同。部分地区要求扫描当地二维码进行健康申报,部分地区要求填写纸质健康申明表格(电子申报在值机时进行核实,纸质表格则在机上填写)。比如海南三亚-北京的航班,旅客在登机前不仅要申请海南省健康一码通,还要通过“北京通”App或“京心相助”小程序,进行个人信息填报。

  

  二、如同行有老人、儿童,或者手机出现故障,无法自行在手机上填报信息,该怎么办?

  目前,机场、航企均安排了相关工作人员协助旅客进行信息填报。南航北京已建立值机与登机协作联查机制,遇到特殊旅客,将由值机处统一上报至登机口处,由登机口工作人员向机组报告旅客序号,在机上填写纸质表格。所有旅客均完成申报且查验无误后,飞机方可起飞。

  

  三、近期乘机,旅客能否进行App等场外值机?

  按照各地疫情防控要求,目前国航、东航、南航、海航等部分自助网站/App值机功能仍处于停用状态。部分航空公司允许旅客提前选座,但无法生成二维码值机。如南航北京出港旅客可以通过南航网站、南航App以及拨打95539客服电话提前选座(自由选择的座位为锁控航班特定区域外的座位),但仍须前往航站楼办理值机手续或打印登机牌。

  

  四、在办理值机手续、安检时,如何保持合理的距离?

  民航医学中心专家表示,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保持社交距离可能成为常态。目前全国所有机场均根据防疫要求提示旅客在值机、安检、登机过程中与其他旅客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五、旅客能否随身携带酒精棉片?

  在正常情况下,按照民航局要求,任何酒精类的消毒剂都是禁止随身携带乘机的。但鉴于疫情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广大旅客有携带酒精棉片乘机的需求,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等均表示,对于密封于独立小型包装内的酒精棉片,没有游离液体且包装完好的,在疫情防控期间(这点请注意哦,仅在疫情期间),是允许旅客携带个人自用合理数量的。

  

  六、旅客无法随身携带免洗消毒洗手液等,机场和航企如何开展旅客登机前的消杀工作?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新规,自5月15日起,各运输航空公司要在登机口为旅客提供适用于消杀新冠病毒的手部清洁消毒用品(不带外包装的消毒湿巾或免洗消毒洗手液),为所有乘机旅客登机前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七、客舱是密闭空间,更容易传播病毒吗?

  机舱内空间狭小,是否能有效阻隔疫情传播,一直是旅客们担心的问题。不久前,国际航协对1100名在空中旅行后被确诊的旅客(2020年1月~3月)进行了详细的密切接触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在同一航班的逾10万名旅客中,并未出现二次传播。专家组表示,空中旅行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不同,在旅客的飞行途中,旅客面部朝向为同一方向,只有为数不多的面对面互动机会,从机舱天花板到地板的气流进一步降低了机舱内向前或向后传播的可能性。此外,气流速度很快,且与其他室内环境中空气流通方式不同,不利于飞沫传播。


  八、如何知道自己乘坐航班的风险等级?

  根据民航局相关文件,航班风险等级根据始发地现存确诊病例数、航班客座率、飞行时间等三大因素综合得出,每周更新一次。其中,低风险航班的分值为3分~4分,中风险航班的分值为5分~6分,高风险航班的分值为7分~8分。


  九、机上乘机是否需要隔座?

  目前,旅客机上座位由航空公司安排,以保证旅客分散就座。此外,根据民航局要求,国内航班按照不同风险等级设置隔离区,其中高风险航班须预留后3排座位。


  十、在飞行途中,旅客还可以享受到以前的空中服务吗?

  为尽量减少乘务员与旅客的直接接触,如减少旅客在客舱内的走动、减少乘务员与旅客的交谈等,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内航空公司均调整了空中餐食和机供品,优化了机上服务流程。例如,大部分国内航班均取消了毛毯配备,并对餐食进行了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