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降低农药使用!棉花除虫有好帮手

1992年,一场铺天盖地的棉花虫害几乎侵袭了整个中国的棉花产地,致使棉花产量大跌。

(图片来源:网络)

这场灾害的罪魁祸首就是棉花的宿敌——棉铃虫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生产的害虫,因其食性杂、繁殖力强、以及危害广(寄主植物多样)等,给世界各地的棉花产地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产地,更是深受其扰。

(图片来源:网络)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部分棉区持续性爆发,给棉花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仅1992年一年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多亿元,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虫害引发的农药使用问题

为了防治棉铃虫,传统的方法就是大量使用农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使用的农药数量约为180万吨左右,是美国的四倍。还有数据显示棉花是农药消耗最大的农副产品,世界上大约60%的农业化学制剂被用于棉花。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农药被用于棉花,其中多种农药都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极其危险的农药,每年因农药中毒死亡的农民约有400-500人。

(图片来源:Wikipedia)

棉铃虫具有很强的生殖潜能,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其抗药性增强,灭害不成,反而“误杀”其它有益的昆虫或生物,恶性循环下去,威胁生态平衡。

农药对环境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泰国和越南都是历史上棉花重要产地,但都由于过量使用化学农药,最终难以控制,已基本取消植棉计划。前苏联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至少要喷洒15次化学农药以防治棉铃虫,在主要植棉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抗虫好帮手,转基因棉花的投产

在病虫害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及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各国政府都试图寻找防治棉铃虫及其他病虫害的有效办法。1990年,美国利用生物技术,将Bt杀虫基因导入棉花获得抗虫转基因棉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转基因抗虫棉的国家。

我国“抗虫棉”研究在“七五”期间开始进行,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的国家,经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审批,中国农业部于1997年首次批准了转基因抗虫棉花既Bt棉花商业化种植,到2012年在全国8个棉花种植省份全面推广。

(图片来源:Bloomberg News)

由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张薇(音译)博士牵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从1991年到2015年的25年里,中国县域范围内棉花虫害的严重程度和杀虫剂的使用情况。正如预期,这段时期,棉铃虫感染和杀虫剂喷雾剂的使用均大幅减少。但令人惊喜的是,多种有益昆虫和节肢动物的数量有明显回升,它们开始大量“追杀”过去需要使用杀虫剂才能控制的害虫,比如蚜虫。

该研究还认为,中国棉农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农药喷洒,不仅改善了农民工作生产的环境,种植成本也在降低,创造的效益更好,这表示中国的棉花生产在保证了经济效益的同时,正稳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这一切都是得益于广泛种植Bt棉花和广谱杀虫剂使用量的减少。

Reference:

https://gmoanswers.com/article-gmo-cotton-prompts-dramatic-drop-china%E2%80%99s-pesticide-use

http://futures.hexun.com/2012-02-17/13837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