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供应偏紧 棉花期价逼近收储价12600元每吨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昊
棉花收储计划对市场的调节作用日益显现,现货市场供应量逐渐偏紧,现货价格上涨给期价形成了有力支持。另外,近期国家又出台了相应政策,比如纺织服装出口退税上调至16%,农业部提出要稳定今年棉花生产等都给市场带来暖意。在这些政策效应的影响下,棉花期价近来持续攀升。昨日,棉花主力0907合约,高开于12565元,最终该合约收涨0.56%至12580元。分析师表示,随着周边市场上涨,政策效应显现,棉花期价还将维持涨势,不过近期也有回调压力。
收储导致现货供应偏紧
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去年以来国家持续推出了棉花收储计划。目前第三批收储昨日已累计有效成交150.705万吨,此时市场再次传出4月10将对新疆追加收50万吨高等级棉花的消息。无论消失是否属实,国家收储活动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中高等级棉花,棉花现货市场已经出现偏紧的趋势。现货价格不断上调,收储的利好效应开始显现。
随着第三批150万吨收储进行,目前市场上棉农的库存不足20%,市场上籽棉资源不断减少,3级籽棉山东地区的价格甚至接近12400元。由于企业的工业库存一直偏低,现货市场资源又明显偏少,这就使得部分企业加大了收购力度,但是效益较差的企业却早已停收。
昨日棉花价格指数仍维持上涨,其中CCIndex328指数较上一日上涨13元,报收于11819元;CCIndex527指数较上一日上涨14元至10440元,另外,CCIndex229指数涨幅最大,上涨45元,报收于12261元。
除了收储对棉花起到积极作用外,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还集中在新棉播种面积上。中国农业部日前表示,受需求的减弱,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明显降低。预计今年棉花意向种植面积为7660万亩,减少970万亩,降幅达到11.57%。另外,农业部近期召开了棉花生产工作会议,面对目前棉花市场严峻形势,会议提出了棉花生产要满足国内纺织品消费用棉需求为目标,调整区域布局,提高单产,提高效益。同时加大了棉花的良种补贴力度,补贴省份,补贴面积均大幅扩大,以此达到棉花的生产工作能够稳定健康的运行。
分析师表示,政策调控使棉花市场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不过鉴于整个纺织行业的严峻形势,随着第三批收储政策完成,不排除后期国家还将继续进行收储。另外,今年棉花的种植面积下降也将缓解日后的供应压力,农业部提出稳定棉花生产目标,给市场带来了足够信心。
内需外需双双受困
在棉花下游消费方面,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纺织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不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月中旬对9.56万户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的平均开工率维持在80%左右,并且员工的返厂情况比往年好。
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80%开工率应该还是一个较高水平。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即使纺织服装出口退税4月1日起上调至16%,在全球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消化的背景下,欧美的需求不会改善。这对我国高度依靠出口的纺织企业来说,其日子还并不好过。来自纺织工业协会调查显示1~2月50%以出口为主的服装企业订单量同比减少了30%左右。
西南期货分析师冯凯表示,出口退税对拉动企业产品出口作用不大,国内的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很有限。
不过,广发期货分析师刘清力认为,目前来看内需好像一直不足,说到底还是对国内市场的不够重视,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短期内国内消费需求可能还要维持一段时间的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