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植保办和各县(市、区)植保站调查及市气象局对上半年气候预测,结合去年棉花病虫发生情况、棉花种植品种、早春基数,参阅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市棉花病虫害呈中等发生态势,相似于常年,其中苗期病害偏重发生,中后期夜蛾科害虫偏重发生,其他病虫中等偏轻发生。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1、苗期病害: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相似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30%左右。
2、枯萎病:中等发生,轻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5%左右。
3、棉铃虫:中等发生,相似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20%左右。
4、红铃虫:偏轻发生,相似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10%左右。
5、斜纹夜蛾:中等发生,相似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20%左右。
6、棉蚜:中等发生,相似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40%左右。
7、棉红蜘蛛:中等发生,重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30%左右。
9、小地老虎:中等发生,相似去年,预计发生面积10%左右。
10、棉盲蝽:中等发生,相似去年,预计发生面积15%左右。
二、预测依据
(一)品种布局:我市棉农大部分种植抗虫杂交品种,其抗病能力弱,较为有利于苗期病害和枯萎病等的发生;棉花品种多而杂,抗性良莠不齐,再加上抗虫棉抗性下降,有利于棉铃虫、斜纹夜蛾的发生为害。
(二)病虫基数:3月上中旬调查,百株木槿有棉蚜高的达2600头,相似于去年。
(三)气象条件:据气象部门预测,2022年汛期(4~6月)雨量偏多,与常年相似,汛期结束期略偏迟(在7月上旬后期),部分地区有洪涝和内涝发生,有利棉花病害发生;雨季结束后,7月份后少雨高温,有利棉花虫害发生。
(四)田间管理。受棉花价格影响,棉农种棉积极性不高,田间管理粗放,有利于棉花病虫发生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