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断有不少农户通过平台留言或服务电话发来求助,咨询棉花苗期病害问题,针对这些农户提出的问题,今天就跟广大农户朋友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两年棉花苗期多发、易发的主要病害——立枯病。
棉苗立枯病,俗称烂根病、黑根病,是棉花苗期的主要根病之一,属于世界性的病害,目前在全国各棉区都有广泛发生,一般是在棉花播种前后和苗期棉苗生长阶段,如果遇连续阴雨天多,气温低,对棉苗造成危害,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棉花苗期病害发生严重,棉苗死亡。
据数据调查显示,立枯病在全国各地发病率从5%至40%不等,长江流域棉区发病较轻,黄河流域棉区发病重;重发生年份,某些地区发病率能超过50%,可使棉苗成片死亡,常造成缺苗断垄,病重年份甚至造成毁种。
立枯病同样新疆棉区棉花苗期发生的主要病害。对于新疆棉区而言,新疆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4月到5月期间气候变化大,倒春寒时有发生,是引起棉花烂根、烂种的重要气候因素,在新疆,损害棉花苗期的病害主要是棉苗立枯病,并且常与棉苗炭瘟病、红腐病混发。立枯病造成棉苗死亡率在1.20%左右,较重年份达4%以上,较重地块达到12.40%,甚至有无出苗现象的发生。
一、什么时候棉苗最易感染病害?为什么?
棉花苗期病害的感染与苗龄大小有直接关系。据有关单位研究结果说明,棉种在萌动时期及刚发芽时,一般不会感染病害,要到种皮脱落,子叶上的皱纹展开时才开始染病,以两片子叶完全张开,开始长出侧根和生长真叶芽时感染病害最重。一般在播种后15天左右,是感染病害的主要时期。这以后染病又逐渐减轻,以至病菌完全不能侵害。
棉花苗期生长期间,在子叶刚展开,开始生长侧根及真叶芽时最易感染病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据研究证明,这时正是棉苗开始独立吸收养分进行生活的时期,而棉苗原有的养分已经将近用完,新的养分又由于同化作用正处在原始阶段,作用相当微弱,不能及时吸收,棉花生理上处于最危险的时期。因此,最难于抵抗病菌的侵袭。
以后,随着侧根和真叶的生长,能自己吸收和制造养分,抗病能力也就随着增强,能够抵御外来病菌的侵袭。但是,棉苗抗病力的增长又与当时的气候温度有关。如出苗后温度在19-34度时为10天,出苗后温度在15-25度时为12-15天,出苗后温度低,在9-18度时为19-22天。由于低温能延缓棉苗生长,也就拖延抗病力的增长,因此,也就增加了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
所以对于广大棉农而言,做好棉花苗期管理重中之重就是保全苗、促壮苗,有句俗话叫“一壮抗三灾”,就是这个意思,苗壮抵抗病害的能力相应增强。
一、立枯病发病的症状表现:
立枯病病菌可以借流水、地下害虫及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泥土等条件亲密相关,通常情况下低温、高湿因素有利于立枯病的发生,一般立枯病菌侵入棉苗最适土温为17-23℃,23℃以上其致病力逐渐下降,至34℃棉苗即不受侵害,在棉花生产上,一些地势低洼或土质粘重的棉田易发病;播种过早、土温低、幼苗生长缓慢及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即湿度越大发病越重。
症状表现1:棉花播种后至出土前若遭病菌损害,就会导致烂种、烂芽,不能正常出土。
症状表现2:出土后的棉苗在半月内也容易受到病菌的损害,当棉苗遭受受害后,其症状为棉苗接近土表的根茎部处现黄褐色雀斑,后变成黑褐色,并逐渐凹陷腐烂,严重时病部变细,病苗枯死或萎倒。子叶受害后形成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以后病部破烂脱落成穿孔状。成株期受害后,叶上产生褐色斑点,后脱落穿孔。
受害棉苗失水较快,一般不倒伏。死苗易从土中拔出,其基部或根系上可见稀疏的丝状物及粘附在其上的小土粒。
二、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措施
棉花苗期的病害种类多,往往混合发生,因此对棉花苗期病害防治上,适宜播期、采用药剂防治和加强栽培管理等综合措施是有效防治棉花立枯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1、轮作倒茬:合理轮作能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积累,可减轻发病,在发病较重的地块可与禾谷类作物轮作,如小麦、玉米等,因为禾谷类作物对立枯病有一定的抵挡力。
2、秋耕冬灌,精密整地:对棉田进行秋季深翻,将带病残枝败叶翻入土中,减少来年病源;进行冬灌,可下降泥土温度及避免因播前灌溉而出现地温下降,为棉苗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生产实践证明,棉田冬翻二次、播前翻一次的棉田,苗期发病比没有翻耕的棉田为轻。
3、选用良种:高品质棉种是培养壮苗的基础,播前应精选种子并晒种,做到适期播种,提高播种品质。用包衣籽种在防治苗期病害上有很好的效果。
4、适期播种:在不误农时的前提下,适期播种,可减轻发病,一般早播引起棉苗根病的决定因素是温度,而晚播引起棉苗根病的决定因素则是湿度。
5、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棉田增施有机肥,促进棉苗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能抑制病原菌侵染棉苗。
6、对于已经发生立枯病害的棉田要加强苗期管理:棉苗出土后,及时间苗定苗和中耕松土。间苗、定苗时坚持“去弱去残留壮苗”的原则,减少病菌可损害棉苗和传播道路。同时中耕松土可提高地温1—3℃,适时早中耕可有效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地温,培育壮苗,增进棉苗根系发育,使其茁壮生长,加强抗病能力。
来源:国欣棉种,如需转载,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欢迎转载或分享到朋友圈,转载请注明来源。
.
.
来阅读本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