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孟楼镇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作风建设“实干年”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凝心聚力、克难攻坚,保证了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先后获得省“擦亮小城镇”示范乡镇,襄阳市文明单位、普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武装工作被襄阳军区评为先进单位,杨岗村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李河村被评为全省百佳村民委员会、全省乡村环境微改造共建村。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思想、筑忠魂,政治立场更加坚定

1.抓牢思想政治建设。把学思践悟***总书记重要思想作为根本遵循,通过健全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干部夜校等形式定期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了学习上有收获、思想政治上受洗礼。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学深悟透、学懂弄通、走深走实,入心入脑。

2.抓好主体责任落实。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把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统战工作和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对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进行了责任分解,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支部抓落实的管党治党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组线干职工、村部门干部开展普遍谈心谈话,保持警钟长鸣,层层压实责任。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所有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都依程序广泛听取意见,集体研究决策,主动接受监督,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3.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高标准建设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提高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工作效率,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扩面、提档升级。提升意识形态理论基础。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提交学习笔记18本,心得体会20篇;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干动力。

(二)强产业、促发展,镇域经济稳步提升

1.经济指标求突破。孟楼镇2023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72%;年底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34 亿元以上;完成工业企业成长工程培育6家,完成率300%;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及服务业成长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2家;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2亿元,新增投资入库项目2个;共完成招商引资签约、注册并落地项目3个,完成省政府督办亿元以上项目1个;已完成农业产值 67611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78元。

2.招新引优抢先机。实施招商激励制度,完善《孟楼镇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组建优化“一名班子成员+一名中层干部+一名镇直单位负责人”的招商专班,细化量化目标任务,进一步压实招商责任。镇主要领导围绕循环经济、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产业先后带队赴广州、佛山、江门等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拜访企业280余家,接待来我市考察投资客商200余批次,先后引进湖北汉良楚果有限公司、中潮木业、森阳木业、鑫木源定制家具、新一佳超市、九盛牧业、华永农业有限公司等近20家涵盖工业、商贸、农业等多种类型的业态在孟楼镇投资建厂,有效丰富了孟楼镇经济结构、壮大了发展载体。

3.营商环境争一流。孟楼镇党委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亲商助企活动,当好企业服务“店小二”,做好项目“助推器”。党政领导班子主动担当作为,下沉一线,一对一联系帮扶企业,乡镇干部一对多联系帮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困难为目的,解决员工招聘、项目手续办理、融资难等实际问题98件。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引进社会资本,建设老河口市孟楼轻工产业园和移民产业园两个招商平台,吸纳了年产8000吨纱线纺织、年产6000万双劳保手套加工项目和中潮木业等一批木业家具企业入驻。在加强园区建设壮大企业规模上下功夫,扎实开展“两回两带”工作,利用好两个产业园区,争取政策、匹配资源,落实能人回乡、人才引进帮扶制度,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做多、做大、做强,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223家,新增“四上”企业9家。

(三)强基础、筑支撑,乡村振兴动能强劲

1.聚焦产业提速增量。积极构建主导产业培优做强、特色产业快速增长、村集体经济重点参与、乡村旅游顺势而上的融合发展格局。高效利用衔接资金,2023年累计投入500余万元扶持产业发展,培育扶持李河酒厂、奥丰纺织等企业做大做强,不仅壮大村集体经济还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成立村级专业合作社,推广“631”种植模式,引导大户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格局,目前黄老营稻虾连作项目有1000余亩,李河村、朱寨村特色果蔬种植750余亩,田营村、杨岗村种植花卉苗木350余亩。有机果蔬、花卉苗木、稻虾连作等三大农业示范板块发展已逐渐成熟。争取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建设旅游公路,以点串线将杨岗片区优势资源融为一体;形成了石榴樱桃采摘、康养步道踏青、调水工程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在全镇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模式。

2.聚焦服务提质增效。全面贯彻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精准识别率,确保应纳尽纳。2023年通过落实雨露计划,实现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资助应享尽享,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辍学。做实两癌筛查工作,通过提升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跟踪督办进度提高了女性对“两癌”的正确认识,拓宽了“两癌”筛查的覆盖面,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妇女群众对女性疾病的健康防范意识。截至目前共完成“两癌”筛查覆盖率超90%。推进“普十二”教育,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燃气通户率、快递通户率、5G宽带接入率、家庭医生普及率,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

3.聚焦环境提档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动乡村振兴,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期待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孟楼镇党委整合涉农等各项资金,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污水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建立暗访机制,全域推动“五清三建一改”。市场化运作保洁公司,实现全域卫生无死角,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环境卫生考核评比,奖优罚劣。坚持生态环境提升,撤除破旧房屋50余间,平整、腾出土地100余亩,植树万余株,杨岗村成功争创“全省森林乡村”荣誉。紧抓“四好”农村公路创建工作,完成50公里乡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刷黑杨岗-李河乡村道路4.1公里。层层压实责任,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新增违法行为“零容忍”,强化三级网格员常态化巡查管理,及时发现并制止未报先建违法建设行为,并下达责令停止违法建设行为通知书。

(四)强保障、惠民生,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1.城镇品质提档升级。将城镇建设作为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立足区位优势,巩固拓展“擦亮小城镇”试点成果,不断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镇品质。通过向上争取,向内挖潜,筹措资金,用于街道提档升级、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三处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位350个,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完成强弱电入地工程,是襄阳市第一家实现强弱电全入地的乡镇;2022年成功入选全省“擦亮小城镇”50个示范镇之一,孟楼镇鄂豫节点城镇建设不断“擦亮”。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研究制定《孟楼镇集镇管理办法》等规章,进一步规范集镇商户经营、卫生、交通秩序。加大日常管理力度,充实执法队伍力量,实现镇区全天候保洁维护、常态化执法巡逻;主要路段安装6处抓拍系统,实现“人管+技防”,确保管得住管得好。

2.共同缔造走深做实。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城乡社会治理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实施意见》,以李河村创建共同富裕村级示范区为引领,巩固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建设成果。引导群众参与村庄发展规划,参与道路硬化、村道亮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等工程,修缮破损步行道、绿化带,路灯,完成道旁绿化6公里,综合环境整治168户,栽植花草60亩,栽植及补苗树木2000平方米,建设森林步道2公里;建立积分奖励制度,创办“积分超市”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环境整治、“五好家庭”争创等内容进行积分奖励,以实实在在的成果,让群众真情实感地感受到幸福生活。

3.社会治理有效创新。依托镇城运中心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功能优化完善。先后投入完善提升了“雪亮工程”,在全镇19个村建设113个监控点位,所有视频信号全部接入雪亮工程应用平台。镇综治中心与各村(社区)综治中心实现音视频双向互联互通,不但实现对全镇社会治安实时动态监控,而且对全镇及各村(社区)的党建工作、政法综治工作、创文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应急救援、社会事务等工作实现在线指挥调度。创新开展平安“支客队”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矛盾调解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开展矛盾化解、困难帮扶等服务;同时推动警务资源下沉,建设孟楼派出所杨岗中心警务室,辖杨岗片区五个村5350余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治理模式。

(五)强品牌、树口碑,党的建设持续向好

1.全面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始终坚持鼓励担当鲜明导向,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严格奖惩,制定实施《孟楼镇村组干部管理办法》。深入实施“领头雁”计划,突出加强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村级党务工作者和致富能手的培训培养。高标准建设基层阵地,完成2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高标准推进杨岗等五个村“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根据发展情况、资源禀赋,确定好打造计划。加快村级服务组织和服务功能整合,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治理。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打造杨岗村数字化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民议事厅,投资60余万元,建设孟楼智慧云,设党建引领、魅力乡村、平安乡村、富强乡村四大板块。APP和小程序上设置随手拍、书记听我说等端口,让在家和在外的群众都能及时反馈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将每一项涉及村级公共事务的事项都纳入“时间存折”进行积分管理,不仅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微治理”的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委会的工作压力,实现人人参与、人人操心的良好局面。通过大数据手段宣传“两回两带”政策、联通企业-工人供需桥梁、实现“一老一小”智慧管理,不断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向下不断聚集延伸,治理的末梢越发灵动。

3.奖惩机制护航干事创业。镇党委将作风建设活动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镇纪委具体组织实施,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推行及时奖励制度,对招商引资、“三争”工作等情形给予及时奖励;同时,推行反向约束,对上级领导点名通报批评、业务工作排名后三位等情形,全镇大会予以通报批评;通过重点工作督办函,工作失误通报制度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地,以“三个区分开来”为要求,以容错纠错机制为保护,为干事创业的干部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干部在实干中练就担当硬脊梁、铁肩膀。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集镇精细管理,扮靓节点城镇。抓好集镇管理的后半篇文章,牢记集镇管理是孟楼镇的脸面,是招商引资的名片,将以“更精、更细、更人性”为理念积极探索和建立孟楼镇小城镇的管理模式,不断夯实基层管理工作基础,提升集镇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实施全员招商,夯实发展底盘。依托盘活存量闲置资产建设的轻工产业园、移民产业园等平台招商;依托市经济开发区的优势资源研究招商项目进行招商;依托柴志刚等孟楼镇、老河口市在外成功人士,进行以商招商。

(三)舞活商贸龙头,留住旺盛人气。整合民间资本发展商贸经济。在原有的五大交易市场的基础上,盘活镇政府原来的电影院,通过招商引资建设购物广场;激活民间资本、资产、资金建设专业商贸市场,有效活跃孟楼镇的边贸经济。整合传统贸易发展流通产业。2024年,将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把小个体做为大个体培育,大个体做限上企业来培育,规模小向规模大的转型,鼓励个体转法人企业,法人企业经过经营培育申报为限上商贸企业,把孟楼镇商贸企业数量池做大做强,实现孟楼镇商贸发展既有“大中小”,又有“好中优”。

(四)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发展观光农业。按照路随产业走,产业伴路行的思路,实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依托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重点发展观光农业、数字乡村和智慧警务室建设等;扩大草皮种植、蔬菜瓜果、采摘体验、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模式,形成“两基成型、绿化成林、道路成环、示范成片、美丽成群”的发展格局。发展村集体经济。各村结合实际,按照资产盘活型(比如李河村的李河酒厂)、招商引资型(比如杨岗村、田营村的九盛牧业)、产业发展型(比如杨岗村的草皮、大樱桃、皂角、软籽石榴)等培育年收入在50万元的村2个,年收入在20万元的村5个。

(五)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人民饭碗。发展壮大集粮食种植、收储、烘干、贸易、深加工为一体的集约化道路,孟楼有很好的基础,目前粮食贸易年购销量在30万吨,烘干设备7处,日烘干能力200吨,500亩以上连片种植大户近20户。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示范引领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千方百计保面积、保产量、保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