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棉田里来了“下蛋机”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27日电(记者尚升、高尊)岁入深秋,天山南北万顷“棉海”陆续进入采收旺季。这个季节本来是棉农最忙碌的时候,而徐少兵并没有在地里摘棉花,因为有了“下蛋机”,往年要用一季才能摘完的棉花,如今一天就全部“归仓”。
徐少兵是新疆产棉大县玛纳斯县北五岔镇的棉花种植大户,让他不用再为摘棉花而烦恼的,是棉田里来回穿梭的一台台大型采棉机。原先几百人的工作量,现在只需一台采棉机就可以胜任。在采棉作业时,采棉机将朵朵棉絮打成约2吨重、形同巨蛋的棉包,因此被棉农戏称为“下蛋机”。
自10月开始,在北疆棉花主产区的万顷棉田中,一朵朵饱满的棉花不断被卷入采棉机腹中。短短一个月,地里的棉花就被采摘干净。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局统计,北疆棉产区机械化率已超90%,南疆机采棉普及率也在逐年增加,这使得多数棉区的采摘期大大缩短。
除了采收环节,北疆棉区从耕种到田间管理,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其中,农业无人机已广泛应用在****化控、植保、收获等环节。
不仅如此,近年来棉农持续增产增收,还得益于涉棉企业不断扩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中棉集团玛纳斯棉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肖守亮说,中棉集团采取“轧花厂+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企业为新疆棉农提供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农业技术服务以及天气预报等服务,并以保底收购和分红、土地入股合作等形式,帮助棉农抵御市场风险,确保增收。
北五岔镇是玛纳斯县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棉乡”,全乡21万亩地棉田就占到20万亩。今年,徐少兵的200亩棉花是收成最好的。“中棉集团提供了打药、飞防、农资、天气预报等服务,还派技术员教授田间管理技术,我种的棉花产量越来越高,每亩地接近500公斤。”
徐少兵说,自从棉田来了“下蛋机”和技术员,棉农从采到收都有了可靠保证,收入很稳定。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推荐新闻
- 01 中国空间站拒绝美国:这次你们真的不太行
- 02 最新!中国最拥堵的城市出炉?居然不是“北上广”
- 03 牛弹琴:这才是国际大事件,考验法国的时候到了!
- 04 孟晚舟案“惊天丑闻”将揭开 或将迎来重大转机
- 05 苏贞昌一句话,“地理老师哭了”
热点博客
- 《金刚川》张译前后巨大反差太催泪
- 林青霞早年青涩旧照曝光,清纯可人
- 《喜宝》:勖聪慧,你为什么非要嫁给不爱自己的男人?
- 承认自己“很笨”,是推卸责任
- 霜降要补,吃肉不如吃它,补钙抗衰老
- 推荐!2020秋冬十大流行色
- 鸭绿江随想: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