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高山种有机紫薯,年产3000万斤助脱贫
走进山峦重重的大苗山,淌过清澈见底的山泉水,拨开层层缭绕的云雾,大片大片的高山紫薯基地突然闯进了眼帘。

广西融水万亩高山紫薯种植示范基地
5000多亩的大苗山有机紫薯正藏在地下20公分的地方,疯狂攫取着充沛的阳光。还有十几天,它们就要新鲜“出山”,以12元1斤的价格运输到千家万户的餐桌。

据广西方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莫小毅介绍,这批预估产量达3千万斤的“鲜下山”高山紫薯,被寄予了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3000户贫困农民的脱贫希冀。
融水虽为苗、瑶、侗、汉、壮多民族聚居的文明之乡,但却是国家级贫困县,“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属高寒,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发展。

融水乡镇俯瞰图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融水大苗山昼夜温差大、冬季严寒的气候环境却意外适合发展一年一季的有机农作物种植。
为了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今年,方旭科技开启了万亩高山紫薯有机种植计划,将广西农科院培育的非转基因紫薯品种——“桂紫薇薯1号”引入到了融水大苗山。

刚出土的高山紫薯
莫小毅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公司为贫困的农户发放免费番薯种苗和有机肥料,并提供免费的有机种植技术培训。签订购销协议的贫困农户所种植的高山紫薯,不必担心销路,由统一承包回收。

方旭科技团队在融水乡镇提供种植指导路上
目前,方旭科技已为融水乡镇运送近300万株紫薯种苗,有机肥料400多吨。海拔平均1000米的高山沙土地上,从此多了许多忙碌的身影。

农眼®7月份拍摄到的高山紫薯农户劳作图
大苗山上严酷的冬季气候使得害虫等难以越季生存,农户进一步采取农作、物理和生物的方法来培肥土壤、防治病虫害,平时无需打药,实现了高山红薯的全生态化种植。

和农眼®合影
为了进一步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保证紫薯符合国家有机标准种植标准,方旭科技在大苗山上**了农眼智能监测基站。农眼可24小时无间隙自动采集土壤、气象、病虫害、农作物生长等图像、数据信息,通过传感技术传输到气候云AOS系统和手机APP,使得高山紫薯种植和管理都更科学有效。

同时,利用农眼的溯源二维码功能,高山紫薯的种植、流通等信息可同步、实时共享给消费者,农产品追溯体系得到了完善。
鲜下山高山紫薯全程可视化溯源体验:
今年7月份,广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工作委员会蒙建**任等领导参观高山紫薯基地时说:“引进农眼®这样智能化的农业物联网设备,对保持着原生态农耕模式的大苗山进行精准扶贫,提供了极大帮助。”

(广西区委人大常委会民族工作委员会蒙建**任品尝高山紫薯)
在农眼®的助力下,喝着山泉水、享受着充沛阳光和极大昼夜温差的高山紫薯不仅绿色有机、口感香糯无筋,而且富含花青素,营养丰富,是国际上公认的抗癌食品。

据悉,方旭科技还和四川大学食品研究院达成合作,在融水县进行高山紫薯深加工,打造“舌尖上的苗味”系列民族生态安全食品,如即食冲泡型螺蛳粉等,形成完整的高山红薯生产链。
2018年4月底,“鲜下山”高山紫薯就入选了首届“广西好食材上榜品牌”。

“10月份,我们将在融水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举行盛大的推介会,进一步打造高山紫薯品牌知名度,力争年内实现3000户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莫小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