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旨在研究木薯渣发酵饲料及其发酵工艺与应用。将木薯渣、玉米面、豆粕、玉米皮、麸皮按照质量比50∶5∶10∶10∶25的比例混合,然后将乳酸菌和酵母菌按比例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再与木薯渣饲料混匀,装入带有呼吸阀的发酵袋中,密封,室温条件下发酵4d即生产得到木薯渣发酵饲料。结果表明: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比例为1∶2,接种量为0.1%,水分为40%~45%时,木薯渣发酵饲料pH<4.5,酸溶蛋白和总酸含量明显增加,具有明显的酸香气味,可提高适口性;可抑制霉菌生长,确保产品安全性;还可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猪只消化率,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猪只生产性能,降低圈舍氨气浓度,改善舍内环境;同时还为木薯渣资源化利用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木薯渣;发酵饲料;优化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有着“地下粮仓”和“淀粉之王”的誉称。木薯渣是利用木薯生产淀粉和酒精所产生的大宗农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同时含有少量蛋白质。新鲜薯渣水分含量高,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变黑、发酸变质,随着木薯渣产量的不断增加,有大量的木薯渣被随意堆置,不仅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还会破坏植被和土壤,污染大气,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木薯渣的处理和利用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木薯渣存在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较差,不易消化,易造成畜禽的采食量低下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使动物发生拒食现象,故不宜直接饲喂。近几年来,饲料生物发酵技术不断创新,成为行业发展技术新亮点,引起了业内广泛的关注。采用生物处理技术,改变木薯渣的理化性质,使其成为一种新型饲料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一些木薯渣发酵产品,放置过久会出现变质、被霉菌污染等问题。此外,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生产工艺复杂,例如发酵菌剂需要先增殖活化、发酵过程需先好氧发酵再厌氧发酵等,也限制了木薯渣发酵饲料的大规模生产。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发酵木薯渣,菌株的选择及搭配非常关键,研究证明,混合菌种发酵木薯渣比单一菌种效果好。可用于木薯渣发酵的微生物品种繁多,但目前研究的微生物品种及搭配非常有限,用乳酸菌和酿酒酵母组合发酵木薯渣的研究罕见报道。因此,寻求具有优秀的抑制有害菌及霉菌生长活性能力,且具有良好的产酶性能的菌株,进而提高木薯渣适口性,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猪只饲料利用率,同时确保其安全性,且生产工艺简单高效,成为了木薯渣发酵饲料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种

乳酸菌和酵母菌均由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保藏。

1.2 木薯渣固体发酵饲料配方

木薯渣含量占饲料总数的50%、玉米面占5%、豆粕占10%、玉米皮占10%、麸皮占25%。

1.3 发酵条件的优化

1.3.1 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比例的确定

选取乳酸菌和酵母菌,制成菌剂后(活菌数均为6×109CFU/g),按照活菌数接种比例分别为2∶1、1∶1、1∶2这3个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1.3.2 接种量的确定

选取接种量为0.05%、0.1%、0.2%这3个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1.3.3 发酵水分的确定

选取水分为30%~35%、35%~40%、40%~45%、45%~50%这4个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1.3.4 测定指标

测定饲料中水分、酸溶蛋白、pH、总酸、活菌数、粗纤维等各项数据。

1.4 木薯渣固态发酵饲料的制作

将豆粕、麸皮、玉米皮粉碎后过10~20目筛,将木薯渣、玉米面、豆粕、玉米皮、麸皮按照质量比50∶5∶10∶10∶25的比例混合,然后将乳酸菌和酵母菌按比例与一定量的水混合,然后与木薯渣饲料混匀,装入带有呼吸阀的发酵袋中,密封,室温条件下发酵4d。

测定发酵饲料pH,测定发酵饲料中总酸、乳酸、乙酸、丙酸、酸溶蛋白、粗纤维含量,使用SDS-PAGE蛋白电泳方法测定肽类物质、抑菌性能。

1.5 育肥猪饲喂试验

选取120头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健康且体重相近育肥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基础日粮添加5%此研究中木薯渣发酵饲料;C组为基础日粮添加5%市场某木薯渣发酵产品。试验进行20d。

试验猪只饲养于育肥舍中,水泥地面,早中晚各加一次料,观察各栏猪只采食量,采取区别加料的策略,保证各种采食量的猪都能完全自由采食和饮水。预试期为3d,正试期为20d,试验猪只由专人管理,各组均给予相同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平时经常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每周统计试验猪采食量和增重。

测定猪只日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舍内氨气浓度等数据,并记录。

1.6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AS8.0程序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比例对木薯渣发酵pH和酸溶蛋白的影响

由表1可知,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比例为1∶2时,饲料pH和酸溶蛋白含量较高,从而确定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混合比例为1∶2为宜。

2.2 不同接种量对木薯渣发酵pH和总酸的影响

木薯渣发酵饲料中乳酸菌与酵母菌比例为1∶2,不同接种量的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当接种量超过0.1%以后,随着接种量的增加,pH和总酸变化并不明显,而且接种量高会增加生产成本,所以最终确定接种量为0.1%。

2.3 不同水分对木薯渣发酵pH和总酸的影响

木薯渣发酵饲料中乳酸菌与酵母菌比例为1∶2,接种量为0.1%,不同水分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从总酸和pH的数据来看,综合运输和贮存因素,最终确定发酵水分为40%~45%为宜。

2.4 木薯渣发酵品质

木薯渣发酵饲料中乳酸菌与酵母菌比例为1∶2,接种量为0.1%,水分40%,木薯渣发酵品质见表4。由表4可知,与发酵前相比,木薯渣发酵饲料经过发酵,pH下降,总酸含量明显增加,有明显的酸甜气味,可改善饲料风味,提高适口性。

应用SDS-PAGE蛋白电泳方法测定肽类物质,结果表明,木薯渣饲料发酵后,高分子量肽类物质转化为低分子量肽类物质,低分子量肽类物质含量增多(图1),低肽类物质含量更高,更容易被动物吸收利用。将木薯渣发酵饲料溶于水,进行粗提,测定其对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木薯渣发酵饲料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表5)。

2.5 木薯渣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6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在育肥阶段使用木薯渣发酵饲料,可提高猪只日增重及其饲料转化效率,且效果优于市场产品。

2.6 木薯渣发酵饲料对猪舍氨气浓度的影响

由表7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在育肥阶段使用木薯渣发酵饲料,可降低圈舍氨气浓度,且效果优于市场产品。

3 讨论

在饲料发酵过程中,pH是决定发酵饲料好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pH低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尽可能地减少养分的损失,从而保证发酵饲料的品质,一般来说,优质的发酵饲料pH小于4.5。此研究中,木薯渣发酵后pH达到了优质发酵饲料的标准,乳酸菌和酵母菌不同比例组合均能使木薯渣发酵饲料pH低于4.5,但比例为1∶2时更有利于酸溶蛋白的产生,从而降低粗纤维的含量。木薯渣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因此欲改善木薯渣的品质首先要降低其纤维含量。

木薯渣经过发酵,总酸含量明显增加,有明显的酸甜气味,可改善饲料风味,提高适口性。乳酸、乙酸、丙酸等是发酵过程产生的有机酸的主要成分,一般来说,乳酸所占比例最高,这些有机酸比例协调地抑制发酵过程中的杂菌生长,并由此发挥生物防腐作用。此外,乳酸能直接参与机体内代谢,提高猪只营养物质消化率,还可维持其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腹泻的发生,促进钙质的吸收。研究表明,乳酸是乳酸菌代谢产物中主要的抑制病原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物质。乙酸可作为抗微生物剂、酸度调节剂和酸味剂,含量较低时带有能够提高动物适口性的醋香味。丙酸具有防真菌和霉菌的作用,是较好的防腐剂。

此研究选用适用于发酵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生产工艺简单高效,发酵过程密封即可,无需先活化,亦无需先好氧发酵再厌氧发酵,且发酵水分较低,更易于存放和应用于猪只日粮中。木薯渣发酵饲料经过发酵,pH下降,总酸含量明显增加,有明显的酸甜气味,可改善饲料风味,提高适口性,还能够抑制霉菌生长,延长产品保质期。木薯渣发酵饲料富含微生物酶,可将蛋白质、纤维素等难以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的肽类、糖类等,并生成多种有机酸及其他多种促生长因子,利于猪只消化吸收,提高其饲料利用率,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降解病原菌产生的毒素,有效减少猪只肠道疾病的发生。可提高猪只日增重,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同时降低圈舍氨气浓度。应用木薯渣发酵饲料具有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现实意义,减轻环保压力,为木薯资源化利用创造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选自《猪业科学》2021年第5期“营养与饲料”栏目:P86-89(版权归《猪业科学》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阅读更多内容可见网站:http://www.csis.cn。

《猪业科学》征稿

如您有好的文章希望与广大同仁分享, 请将稿件发至邮箱:

swineonline@263.net

招聘启事

联系人:孙德林

E_mail:delin518@x263.net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