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医中药之:木 薯(2021-7-7)
——作者:元平
木薯,大戟科木薯属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高1.5-3米,块根圆柱状,叶纸质,轮廓近圆形,掌状深裂几达基部,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蒴果椭圆形,有纵棱6条,花期4-7月,果期7-10月。
木薯又名:树葛、树薯、薯树、臭薯、葛薯、树番薯等;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在我国木薯是仅次于水稻、甘薯、甘蔗和玉米的第五大作物;在作物布局、饲料生产、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广泛种植的主要加工淀粉和饲料的作物;木薯属有100多个种,木薯为唯一用于经济栽培的种,其他均为野生种;木薯可分为甜、苦两个品种类型。
世界上木薯全部产量的65%用于人类食物,是热带湿地低收入农户的主要食用作物;木薯粗粉、叶片是一种高能量的饲料成分;木薯淀粉或干片可制酒精、柠檬酸、谷氨酸、赖氨酸、木薯蛋白质、葡萄糖、果糖等,这些产品在食品、饮料、医药、纺织(染布)、造纸等方面均有重要用途。
木薯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在年平均温度18℃以上,无霜期8个月以上的地区,山地、平原均可种植;降雨量600-6000 毫米,热带、亚热带海拔2000 米以下,土壤pH3.8-8.0的地方都能生长;木薯在我国栽培已有百余年,通常以枝、叶淡绿色或紫红色两大品系,前者毒性较低。
木薯有肉质长圆柱形块根,块根肉质富含淀粉,供食用或作糊料,可磨木薯粉、做面包、提供木薯淀粉和浆洗用淀粉乃至酒精饮料,在我国主要用作饲料和提取淀粉;目前我国、日本、美国等国是世界木薯产品主要进口国,约占其贸易总量的70-80%;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是出口国。
木薯起源于热带美洲,广泛栽培于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玻利维亚、泰国、哥伦比亚、印尼等国;我国于19世纪20年代引种栽培,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广东和广西的栽培面积最大,福建和台湾次之,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等省亦有少量栽培,偶有逸为野生。
木薯在我国她是一位中药:《新华本草纲要》、《中华本草》等多有记载;其性味:苦、性寒、小毒;归经:归心经;功能:解毒消肿;主治:疮疡肿毒、疥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注意——本品外用,不作内服;《新华本草纲要》:叶入药有拔毒消肿的功能,用于疮癣。
注: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以新鲜块根毒性较大,食用木薯中毒的报道很多。中毒症状轻者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严重者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瞳孔散大,以至昏迷,最后抽搐、休克,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还可引起甲状腺肿、脂肪肝以及对视神经和运动神经的损害等慢性病变。
当代.甘草.有诗云:
旧岁饥荒苦亦香,今非昔比有文章。
粗粮入腹身康健,降压消脂寿命长。
当代.覃庆辉.有诗云:
历尽风霜顶夕阳,功成名就当充肠。
粉身碎骨亦无惧,千古流芳碑远扬。
当代.冬日暖阳.《品木薯》云:
配上清茶品亦香,思甜忆苦吐诗章。
从来美酒添人事,常物三根话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