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苑心语】红薯

说起我最喜欢的杂粮,那肯定是红薯。小时每逢冬天,天气寒冷,没什么新鲜蔬菜,能保存的也无非是土豆白菜之类的,但红薯在那贫瘠的冬天里,总能给当时的我带来别样的甜美。

冬天的家里总会搭火炉,每天只要几块蜂窝煤,就能让房子在整个冬天都是温暖的,炉子正面有一个小火塘,可以放馒头,红薯之类的。平时吃饭后剩的馒头之类的都会放进去烤成干馍,烤好的干馍吃起来倍香。那个火塘成了我冬天最喜欢的地方,每次都会往里边塞上两个小红薯,在炉子旁边守住,过几分钟,烤红薯的香味就从炉子里飘散出来。拿出红薯,放上一会,慢慢拨开有些烤黑的皮,香甜的红薯味直冲鼻腔,那香味能一直渗到心里。红薯的其他吃法也都很不错,有煮进饭里、或者直接上笼蒸红薯,都让我百吃不厌,寒冷的冬天吃着香甜红薯,再冷也感觉不到了。

每到冬天,街上总会出现卖烤红薯的泥炉,用褥子过的严严实实的,整个冬天街上都弥漫着红薯的香味,每次路过都会买上一个,味还是原来的味道,一口甜到心里。

红薯貌不惊人,灰头土脸的从土里刨出来,看起来像一团泥巴,即使洗干净,那红中透着土气的外表仍让人难以喜欢。烤好后黑乎乎的外皮,总会让人和不干净的东西相连系,但只要尝上一口,就很难拒绝它的味道。说起来不可貌相这个道理,还是从它这里学到的呢。

作为杂粮,红薯不但味道好,还可以做成不同的口味,可菜可粮。早在明末清初传入我国至今,在每一个灾年都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粮食减产的时候,红薯成为了保命的口粮,可以说,红薯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红薯渐渐淡出人们的餐桌,更多的是在人们吃腻了精粮后调节口味。从之前的主角变为配角,但同时红薯也开始了它的转型,酿酒,做淀粉,加工成各类粉条等等,它仍在发挥着它的价值,为我们作着巨大的贡献。红薯的价值从填饱肚子往更高的位置发展,也反射出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祖国逐步强大,已然屹立在东方。

今年的冬天又到了,家里取暖由烧天然气的壁挂炉取代了烧煤的火炉,不需要再时刻操心换煤,这也更环保、更暖和了,我仍然会买一些红薯回家,品尝它的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