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千里之外如何吃到正宗的云南石屏臭豆腐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所测商品为自费购入,笔者一如既往坚持独立客观的评价。全文共计999,17图。
大家好,我是木阁子(muGezi)。
1. 购买过程
就笔者个人而言,世上有三“臭”——榴莲、螺蛳粉和臭豆腐(此时原谅我选择性忽略鲱鱼罐头,因为少见且个人接受不了),而对于榴莲、螺蛳粉和臭豆腐这三者皆是吾家之爱,爱吃到停不下来。
吃榴莲时除了不要和某种稀稀软软的物质联系起来外,榴莲软软糯糯外加百果香的味道还是不错的。
螺蛳粉最开始也是接受不了,但后面尝过后主要还是爱上了螺蛳粉的辣。
对臭豆腐的喜爱就不知道缘何了,还记得当年在昆明求学时,每到周末必吃的一道菜就是臭豆腐,包浆豆腐、臭豆腐、小豆腐等都是她的代名以及不同的种类。
在云南贵州等地,万物皆可烤,臭豆腐则是其中的佼佼者,车站门口、公交车站台旁、小街头等地,处处可见推着一个小手推车或者担着扁担叫卖的烤臭豆腐和烤土豆,偶尔也有烤鸡蛋的。臭豆腐的种类也很多,有方方正正的圆角立方体包浆豆腐,有扁扁长长的长方体的豆腐,其中大小也会有很大差别。吃的时候会准备很多辅料,多到会使人误以为是买的“辅料”送的臭豆腐,这种辅料在当地被称为“沾水”或者“蘸水”,复杂的会准备辣椒、折耳根(鱼腥草)、香菜、葱花、盐巴、调味料酒等,简单的蘸水也会为你准备足够的辣椒。包裹一层蘸料的臭豆腐外酥里糯、外冷里热、外辣里香,回味无穷。
也因此,在离开昆明那么久还是会怀念这种味道,在一次网购臭豆腐后尝到了熟悉的味道就就停不下来,开启了臭豆腐吃在千里之外。
后续陆陆续续购买了多次。
2. 外观展示
收到快递,包装如下,还是结实的,收到货后完好无损。
再拆开,是这样的包装
包装正面
包装背面
包装细节
3. 油煎臭豆腐
自己在家,烧烤多有不便,就采用了油煎臭豆腐的做法,随包装都会附赠一个说明书的,按照说明书制作起来很简单。
说明书和小苏打
大概的制备方法就是先捂臭,然后煎,so easy。
捂得过程要适时翻一下袋子,防止发酵不均匀。
4. 臭豆腐成品
没加滤镜的情况下,臭豆腐是这样的。
加上辣椒,分分钟吃完
5. 总结
臭豆腐外酥里糯、外冷里热、外辣里香,回味无穷。
能在千里之外品尝地道的美食,也是现代网购的一大优点。
END
PS:为保证文章的完整性,文中提到的商品链接放在此处↓
PPS:下面价格都是14左右,豆腐的数量不同在于大小不一。有些账号会有3元或者5元首单礼金,减去后到手更低,可以体验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