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种植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85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跃居世界第一,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马铃薯主要深加工用于制取淀粉和粉条,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马铃薯淀粉渣,通常我们将鲜薯渣直接作为饲料利用,但新鲜的马铃薯淀粉渣中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因此新鲜的马铃薯淀粉渣直接作为饲料的利用率很低,因此,我们怎么合理利用马铃薯淀粉渣把它变费为宝呢?

准备材料

新鲜马铃薯淀粉渣(含水量89%),由玉米秸(含水47%),青贮剂,由活性乳酸菌、纤维素酶及营养物质等组成

制作过程

将玉米秸秆切割成1-2 CM长小段,然后与马铃薯淀粉渣按照1:3比例混合,最后将稀释好的青贮剂均匀喷洒在混合料上,装袋、压实、密封,保证混合青贮料的水分含量为65%-75%。判断水分的方法:用手抓一把青贮料,用力挤压,可以挤出水珠,但不掉落,表明水分含量在65%-75%。室温条件(5-20摄氏度)下青贮发酵45天,发酵后的青贮料呈黄绿色,无任何异味,无霉变变质,无粘手现象,有强烈的酸香味,品质优良。

马铃薯淀粉渣含有丰富的营养,马铃薯淀粉渣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后发酵产生的乙酸会增加动物的采食量,微生物发酵可改善马铃薯淀粉渣粗纤维结构,产生淡淡的香味,适口性得到了改善,将发酵生产的蛋白质饲料部分替代肉羊饲料可提高其日增重,且不影响羊肉品质和羊的免疫功能。

来源:薯网

Toreview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