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薯培育技术,掌握这4个技巧,保证育种产量和质量

马铃薯在我国种植范围非常广,因各地的种植条件不同,在进行种薯培育时应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马铃薯是利用块茎作为种子,属无性繁殖,易传染病害,而且在马铃薯种植时,种薯的需要量非常大,而且繁殖系数很低,对储藏和运输的条件要求比较高,培育工作一定要保质保量。所谓保质,就是要保证品种的纯度和退化时间,使种薯的特征得以保持。而所谓保量,就是提高培育的速度和数量,开发高品质的新品种。本文从以下方面对种薯的培育进行了阐述,详情如下:

1. 如何保证育种质量

1.1 采用选优的方法留种

植株选种法:无性繁殖是马铃薯种薯通常采用的培育方式,因此可能会因为块茎和块茎之间所含有的病毒量的多少而产生互相间的感染的不同,而且即使是同一个块茎也会因为芽和芽之间所含病毒量的不同而感染病毒情况也会不一样,因此,后期在栽培时,植株的长势和马铃薯的产量也会有较大的不同。所以采用选择强植株的方法,以保留产量高,而且抗病能力强的植株生产的马铃薯品种,这样可以使种薯的使用价值得到提高,退化速度得到有效减缓。

单株标记法:就是在栽培过程中,对处于花期的植株进行观察,对植株壮实,叶厚且阔,长势良好的植株进行标记,在植株长至生育期时,进行两次复查确认。在复查中如果发现经标记的植株感染了病害,长势减弱,表现异常,应该撤销标记,并清除此植株。最关键的环节是把好最后一道关,那就是收获前要再次进行确认,把经过标记的确实长势良好、产量高的品种进行集中收获,统一储藏,作为种薯留待第二年种植。

在做好以上两种选种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对种薯进行消除劣质和杂品的作业。在马铃薯栽培中,要注意在马铃薯的生育期内,尤其是在退化现象轻微的留种地块,进行至少三至五次清除染病的植株和杂品植株的作业。在马铃薯出苗半个月后,可以进行第一次清除病苗和杂苗的作业。

可以针对叶子发生卷曲、花叶蔫萎、长得矮小等呈现病态的植株清除。苗期的马铃薯,是容易感染病毒的时期,及时清除病株可以有效消除病毒来源源,可以起到防止病毒扩大侵染的作用,所以第一次清除病杂植株的作业很关键。在马铃薯的花期的时候,可以进行第二次清除病株和杂株的作业,这次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发生退化的染病植株,但如果发现植株的形状和花的颜色有很大的不同,说明这是杂株,也应一并清除。在收获前要进行第三次染病植株的清除,主要清除已经死掉的染病植株和明显发育迟缓、严重发育不良的植株。要在马铃薯收获后,认真对种薯进行精挑细选,剔除发生病害、发育畸形的种薯,保留那些具有良种形态的薯块作为种薯进行储藏留种。

1.2 采用小整薯播种的方法留种

形成直径小的马铃薯的原因是,由于在生育期最后的时间段里遇到了较冷的气候条件。这时候形成的小薯,含有的病毒里很少,防退化能力较强。可以利用整块的小薯进行播种,可以避免切块时产生的病害传播。同时,可以发挥其顶芽的功能作用,保证栽培时出全苗和生育期壮苗,因此其增产能力十分明显。在选用小薯留种的时候,要选择长势好、健康植株生产的小薯,不能只因其直径小而加以选择,如果选择了植株已经产生退化、呈现病态的植株生产的小薯,将可能会对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

1.3 采用实生种薯进行生产

实生的种薯增产优势一般只能维持三年,三年后就会产生品种退化和产量降低的问题。因此,每三年就应该更换种薯,进行重新育苗。实际的做法是,设立由实生苗生产的实生薯栽培的留种地块,用留种地块生产的马铃薯作为种薯。

1.4 采用脱毒微型薯作为种薯

所谓脱毒微型薯,指的是采用试管育苗的方式生产出来的小马铃薯。这种方式生产的微型马铃薯,是保留薯种资源、有利于互相交换,并且确保无毒种薯生产的可靠技术措施。微型薯因期具有脱毒种薯的特点,种薯本身很少携带病毒,而且品质十分稳定,增产效果非常明显,通常情况下增产可达到 30% 以上。

2. 如何提高育种数量

2.1 采用单芽切块法

在进行种薯切块时,可将块茎上每个芽眼中的多个副芽充分利用,以提高培育数量。播种前先进行催芽,种薯出芽后,按芽切块。如果按压切块,一般可提高3O% 左右的种薯利用率。

2.2 采用掰芽育苗法

播种前进行催芽,芽长在 15 厘米左右时,可将芽苗由芽眼基部掰下,栽到适宜的温床或暖阳地块。掰去芽的种薯放回原处继续催芽,在副芽萌发后,可多次进行掰芽。单个种薯一般可掰芽 3 ~ 4 次,掰下的芽和薯块可栽培到生产田。

2.3 采用扦插培育法

这种方法对于缺少种子资源、具有优良品质的新品种非常适用。如果条件适宜而且完全按标准操作,可提高数百倍的种薯培育量。这种方法简单说就是将幼苗尖部和后期生出的侧枝进行掐枝,然后扦插在土床上进行育苗,可重复多次掐枝并扦插,生根后进行高密度栽培,生产出种薯。

3. 种薯的收获与储藏

在优良的种薯培育出来后,最后一关是收获与储藏,其水平的高低同样会对种薯的质量产生影响。在马铃薯植株的茎和叶已经呈现枯黄状态,标志着地下的块茎已经成熟,可进行收获作业。注意不要在阴雨天收获,以免在收获时潮湿度过大。种薯的收藏应按级分装,做好标记,以利第二年使用。

4. 结语

马铃薯种薯的培育是增产的重要措施,要加强抗病品种的研究,以保证优良品种使用年限的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