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薯农都不知道,土豆并非是中国一直有的一种食材,而是从外国进入中国的。严格来说,土豆还算是一个“入侵物种”,现在土豆已成为一种中国人离不开的食材,而且国家还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的政策,在不久的将来,马铃薯有望成为中国人的第四主粮。
马铃薯有很多称呼,例如:土豆、洋芋、洋山芋、薯仔、番仔薯等,各地叫法各不相同。而小编这篇文章要介绍的土豆学名:“马铃薯”。为什么土豆进入中国之后,会被称为马铃薯呢?
根据山西省兴平县的书籍记载,土豆在16世纪末的时候就已经传入中国。关于马铃薯这个名字的最早记录是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称“马铃薯掘取,形有大小,略如铃子”。
让我们来看看所谓的马铃到底长什么样子,马铃也就是马铃铛,是挂在马匹、骡子等家畜脖颈上的装饰。在历史发展中,马铃铛也成了显示不同阶级的代表。大众版的马铃铛颜色棕黄,看起来就和土豆的外形非常相似,所以当土豆进入中国后,大家看这稀罕玩意儿长得和马铃铛很相似,于是把土豆取名为“马铃薯”。而从明末到晚清的这几百年,正是因为有土豆的进入,中国人口从1亿上升到4亿,人们度过饥荒年代。
看完这马铃,是不是恍然大悟?
来源:中国马铃薯网及网络综合整理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