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播种采用其块茎,属无性繁殖。在马铃薯块茎膨大及储藏过程中,晚疫病、黑痣病、环腐病等病害,常会侵染、潜伏在块茎中,并随调种进行远距离传播。为预防种传病害发生,防止种薯块过早腐烂,确保苗齐、苗全、苗壮,为马铃薯高产、商品性好奠定基础,播前对马铃薯种薯块进行药剂拌种操作简便、预防效果好,应引起马铃薯种植农户尤其是种植大户的高度重视。

种薯选择:在脱毒种薯基础上,要对种薯进行精选

具有本品种的特征、无混杂现象;按种薯繁育技术生产,达到相应种薯质量标准的良种;当地主要的病毒、病害及虫害的存在比率不超过该级种薯要求的标准;没有严重的机械创伤;具备种薯所要求的大小规格,薯块水分状况及感观良好,大小在40~150g(50g以下的种薯可整薯播种);生理年龄适中、贮藏良好、无生理因素形成的种薯异常变化;无腐烂,芽长不超过1cm。

种薯休眠期

由于马铃薯具有自然休眠的特性,当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一般长时间内不发芽。这种现象称为马铃薯生理性的自然休眠。休眠期的长短关系到块茎的贮藏性、播后能否及时发芽。块茎的休眠期长短受贮藏温度影响比较大,温度0~4℃块茎休眠期大大延长,而在25℃左右的温度下,因品种不同休眠期从1个月到3个月不等。

切种

切种是马铃薯高产以及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节,像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枯黄萎病都有可能从切种环节传染。

(1)马铃薯科学切种薯方法:从块茎顶部根据马铃薯芽眼的排列切成立体小三角形的若干小薯块,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尽量带顶芽。切好的种薯单块重35~40g,每个切块需带1-2个健全的芽眼。

(2)马铃薯切种时间:一般在播种前2~3天左右,不宜过早切种,防治多长苗芽或水分流失影响出苗,但由于各种因素限制需要提前切种的最多不要放置超过15天。

(3)切刀消毒:

一些种传病害,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等是通过切刀把病菌、病毒传到健薯上的。切刀消毒选用药剂: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1:100配比,药液每半天更换一次)。每切一个种薯至少切刀消毒一次,防止马铃薯病害通过切刀交叉传染。特别是遇病、烂薯时应将其弃除,并马上更换切刀并消毒。

注意事项

(1)一定要注意切块时注意剔除杂薯、病薯和纤细芽薯,防止不良种薯种植地下后死苗或得病,影响马铃薯产量及马铃薯品质。

(2)切薯前可接触阳光晒种,在拌种后严禁接触阳光,尤其湿拌种后要在遮阳通风的地方晾干,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水泥地面。

(3)所切芽块要均匀一致,切记切块大小不一、薄片或细长条。

马铃薯拌种

为了防治地下害虫危害、芽块腐烂、细菌病害的发展及黑痣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切完薯块后要做药剂拌种。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豆来豆去

Hello,伙伴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