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脱毒种薯(二):质量标准及如何建立脱毒种薯繁殖田
1.脱毒种薯的质量标准有哪些?
随着我国经济、国家贸易和技术合作的发展,我国已制定了国家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标准,使之与国际标准接轨,该标准已于2000年颁布实施(GB 18133—2000)。

(1)脱毒苗 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再生试管苗,经检测确认不带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丫病毒(PVY)、马铃冀S病毒(PVS)、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等病毒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才确认是脱毒试管苗。
(2)脱毒试管薯 用脱毒试管 苗在试管中诱导生产的薯块称为脱毒试管薯。
(3)微型薯(原原种) 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的试管苗或试管薯在人工控制的防虫温室、网室中用栽培或脱毒苗扦插等技术无土栽培(一般用蛭石作基质)生产的小薯块称为脱毒微型薯。
(4)一级原种 用原原种作种薯,在防虫网棚或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种薯。
(5)二级原种 用一级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
(6)一级种薯 用二级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7)二级种薯 由级种薯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
各级别脱毒种薯田的植株带病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各级种薯带病植株的允许率

表2 种薯的块茎质量指标

2.如何建立脱毒种薯繁殖田?
为了尽快普及推广应用马铃薯基尖脱毒种薯,提高我国马铃薯生产水平,使马铃薯种植者都能方便、及时地获得真正够标准的脱毒种薯用于生产,在远离马铃薯脱毒中心和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的地方,可以建立脱毒种薯繁殖田。

在马铃薯种植较集中地区的有冷凉自然条件和技术力量的地方,由县、乡政府和村与科技户组织,选出一些地势较高、温度较低、具备一定隔离条件的地块,按照1亩繁种田可供10亩大田用种的标准,来计划繁种面积。用从临近马铃薯脱毒中心购进的一定数量的基础种算,作为繁殖材料,按脱毒种薯繁种程序进行繁种。在种薯植株生长季节,请种子质量监督部门和植物检疫部门的人员,到田间进行检验和检疫。如果检验和检疫都合格,那么所收获的块茎,就可以供给农户做种薯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