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含致命毒素,堪称暗杀界完美毒药,很多人小时候玩过也吃过

文|伊力

编辑| 伊力


说到蓖麻这种植物,想必很多农村的小伙伴对此并不陌生,因为这种东西可谓是随处可见。

很多人小时候的时候经常摘蓖麻来玩,但是你可知道,蓖麻却是一种有着致命毒素的入侵物种。

蓖麻与中国的渊源

蓖麻是一种原产非洲的植物,与中国有着千年的渊源,相传,它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起初,蓖麻因其经济价值而深受中国农民喜爱,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根据农书记载,蓖麻生长迅速,仅需4-5个月就能长到1米高,再过几个月便可达到2米左右。

蓖麻的根、茎、叶、果实全可利用,种子可加工提油,茎秆可制造纤维,果实可提取工业材料。

五六十年代,它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许多老一辈的人还记得小时候曾经玩耍过蓖麻的种子和果实,有的甚至吃下肚充饥。

因为蓖麻长得又高又大,种子外表光滑坚硬,像是一个光滑的鹅卵石一样,当时,普通老百姓不了解这看似无害的植物,其种子中竟蕴含着可怕的毒素,少量摄入就能危害生命。

现在医学已经证实,仅0.2毫克的蓖麻毒素就可能导致呕吐、抽搐、瘫痪等症状,更严重者甚至可引发死亡。

如今,蓖麻已遍布世界大部分地区,成为一种极为顽强的入侵物种,它可以快速适应各种气候环境,在高温、干旱等恶劣条件下生长茁壮。

蓖麻生命力强大,种子外壳坚硬,能在水中漂流几个月后依然发芽,它还会抢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形成近乎纯蓖麻的群落,使当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但蓖麻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作用。

蓖麻的价值

蓖麻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植物,全株都可利用,因此“浑身是宝”,它可以为我们提供食用油、药材、纤维、青肥等多种产品,在工业、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但是同时,蓖麻中也含有高毒的蓖麻碱,误食会导致中毒,因此,我们在充分利用蓖麻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误食中毒事件的发生。

蓖麻是一种一年生粗壮草本植物,高达5米,叶子和枝干上覆盖着白霜,它的叶子像大手掌一样,长宽可达40厘米。

蓖麻的果实是有软刺的刺球,人直接用手就可以摘取,剥开软刺后可以看到里面光滑的蓖麻籽,蓖麻籽呈椭圆形,表面带油光,有着豹纹状的花纹。

蓖麻籽含油量高达50%,榨出的蓖麻油不仅品质优良,还具有极佳的稳定性,这使它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

蓖麻油在低温下不易凝固,在高温下也不易变质,这种特性是其他油脂所不具备的,蓖麻油可用于高级润滑油、油漆、油墨等产品的制造,在航空航天业尤其不可或缺,被称为“绿色石油”。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大力发展蓖麻种植,将蓖麻油作为战略资源,当时农民响应号召,在每一寸空地上都种上了蓖麻。

但由于种植规模有限,现在我国的蓖麻油主要还是依靠进口,扩大蓖麻产业链,增加种植面积和加工企业,不仅可实现蓖麻油的自给自足,还可以带动就业。

除了油料用途,蓖麻的其他部分也十分宝贵,蓖麻茎皮可提炼纤维,用于造纸或制作麻绳,在纺织业中应用广泛,蓖麻叶可以饲养蓖麻蚕,榨油后的蓖麻饼粕则是无污染的优质肥料,含丰富微量元素,可用于农作物施肥。

在医药上,蓖麻根可治疗癫痫,籽油可作为泻药,但由于含毒,现已较少用作药材,在古代,蓖麻叶汁还可用于促进产妇乳汁分泌。

蓖麻适应性强,可在多种土壤生长,经常见于路边、荒山等处,在古代农村,蓖麻叶可当帽檐遮阳,用叶盖在水桶上可防水溢出。

中药学认为蓖麻根可治疗精神疾病,然而,蓖麻的高毒性也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蓖麻子和叶含有蓖麻碱,误食后2-3小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2011年内蒙古一所小学发生过数十名学生误食蓖麻子集体中毒的事件,所以,我们必须增强对蓖麻的认知,做好宣教工作,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儿童远离这种有毒植物,同时在蓖麻油加工时要严格控制温度,避免残留毒性。

综上所述,蓖麻虽然浑身是宝,但同时也有一定的毒性,我们要在充分利用其经济价值的同时,警惕其中毒风险。

蓖麻的毒性

蓖麻全株都含有毒素,尤其是蓖麻籽的毒性最强,蓖麻毒素是一种糖蛋白,毒性非常大,是蛇毒的2-3倍,比砒霜还要强上数千倍,只要极小的剂量,就可以导致人类丧命,儿童误食3-5粒蓖麻籽,成人误食7-12粒,就可能会中毒死亡。

蓖麻毒素进入人体后,会抑制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导致各个系统逐渐衰竭,中毒者会出现喉咙灼热、恶心呕吐、腹泻、发热、无尿等症状,最终可能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即使现代医学,也还没有研制出特效的解毒药物。

20世纪70年代,英国曾发生过用蓖麻毒素进行暗杀的真实案例,21世纪,美国白宫也多次收到含有蓖麻毒素的可怕“毒物”,足见其毒性之猛,堪称植物界的完美杀手。

然而,这种可怕的毒素也有弱点,它不耐高温,40°C以上就会毒性消失,这也是我们能安全使用蓖麻制品的重要原因。

蓖麻油就是经过深度提炼加工后的产品,用于工业生产,不能食用,其他蓖麻制品也基本都去除了毒性,才能供人类安全使用。

可以说,蓖麻同时具备巨大的经济价值和隐藏的致命毒性,正是它这种双重属性,使蓖麻这个看似平凡的植物揭示出非比寻常的魅力,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危险性,防范风险的同时,也要合理开发其巨大的潜力。

很早之前蓖麻就已经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出现在中医典籍里,我国各地都有野生蓖麻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华南地区最为常见。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开始人工引种蓖麻,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用油的需求增长,蓖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

蓖麻种子含油量高达50%以上,提炼后的蓖麻油不仅可以作制油漆、油墨、润滑油等工业产品,还可制造肥皂、洗涤剂等日用品,因此一度被誉为“化工宝库”。

同时蓖麻籽饼富含蛋白,也是很好的绿色饲料,可以说,蓖麻的经济效益很可观,但是,由于蓖麻毒性巨大,种植过程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时有发生蓖麻中毒事件。

据统计,10年间约有300人因误食蓖麻中毒身亡,种植蓖麻的农户,更是处于高危状态,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如定点统购等,减少蓖麻在市场上的流通。

结语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蓖麻的毒性风险,采取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生命伤亡,同时也要挖掘蓖麻的巨大经济潜力,使之造福人类。

根据平台规则,您关注+点赞评论会保持铁粉身份,为您推荐更多优质内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