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公结婚时,我觉得他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干练、上进、有担当,将来肯定是个有作为的人。我确实没看错,他在单位短短五年就成了项目主管,后来又成了中层领导、技术骨干,事业顺风顺水。或许是因为把热情都给了事业,他对家里的一切都不闻不问。

我也有事业心,但夫妻俩总得有一方做出牺牲,生了孩子以后,我便把生活重心放在了家里。我照顾孩子、做家务,老公解除了后顾之忧,工作更是全身心投入。

最初,我的付出老公还看在眼里,他回家看见桌上热腾腾的饭菜、衣橱里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会感到幸福,笑着对我说:“谢谢老婆,有你真好!”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再也看不到那样温暖的表情,听不到一句肯定的话。

举个栗子:比如他中午要回来吃饭,我下班后匆匆赶到菜市场,特意买了茄子和鸡脯肉,又是炸,又是炒,做了他爱吃的烧茄子和宫保鸡丁。他进门后,扫了一眼餐桌,就去洗手、吃饭。看他夹了几口菜、扒了几口米就要走,我劝他多吃点儿,他不耐烦地说:

“我忙死了,哪有空?你做这么多累不累?闲了歇歇!”

我很失望。我在家拖地,他心安理得地看电视,拖到他脚下,他连脚都懒得抬一抬。地板还没干,他就一边打电话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踩得满地都是脚印。我很恼火:

“地还没干,你来回走,一点儿也不尊重我的劳动!”他不以为然:

“芝麻大的事,你至于发火吗?”

我把洗面盆擦得干干净净,他刮完胡子直接把胡楂儿倒在里面,也不用水冲掉。我发脾气,他还不屑一顾:

“就这点事儿,你冲一下水不就行了,嚷嚷啥?”

我反问他:“既然不是多大的事儿,以后你来做家务!”

老公说,他在外面很辛苦,回家不想再听我唠叨。可我也一肚子委屈,我这么辛苦,却得不到一句肯定,在他看来,我就是故意找茬儿,小题大做。

在婚姻中,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方在付出,另一方却认为这种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一方付出越多,委屈越多,牢骚也越多,而另一方还不知何故?就像老公一样,不明白曾经温柔体贴的妻子怎么变成了怨妇?

有句话说得好:“无回应就是绝境!”在一个家庭里,如果付出的一方得不到另一方的回应,就会感到失落,进而失望,甚至对这段关系彻底绝望。很多女人跟女主一样,既要工作,又要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身心负担都很重。

女人的表达方式往往很隐晦,她抱怨,其实是希望自己的付出被看到,被肯定,她在意的是老公的感恩和珍惜。而老公的一句“芝麻大的事”,潜台词是,你做的都不值一提,让女主感到被忽视、被否定,坏情绪就被引爆,争吵成了必然。

许多妻子介意丈夫不做家务,除了自己太累、希望公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在潜意识里会渴望对方和自己做同样的事,这样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辛苦,不会轻易否定自己的付出。

老公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被妻子肯定和珍惜,只是因为女主一直得不到老公的回应,自然也不愿意肯定老公,两个人都渴求肯定,又都对对方的付出视而不见,都不表达,都撑着、难受着,负面情绪越积越多。

如何让对方有所回应?

看到彼此的付出----了解彼此的需求----重新调整夫妻关系----只解决问题不讨论对错

当得到对方的重视后,自己为对方做什么都心甘情愿,争吵越来越少,感情逐渐升温。

在传统观念里,约定俗成的家庭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内。”而当今社会更多的是“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庭和生活的重任”,二者产生冲突,持传统观念的男性容易在家庭事务中缺席,忽略伴侣的内心感受,女性既主内,又主外,还得不到伴侣的理解和爱,自然会有怨言。

付出没有回应,许多女性的第一反应是指责对方,诉说自己的不易,却没想过,这样做是在告诉伴侣,他做得很差,从而引发他的对抗情绪,影响夫妻感情。

怎么办?

1、参与家庭事务的意识。

女人要停止指责、抱怨,可以提醒他,让他反思这种不公,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他感受到伴侣在攻击自己,自然不愿改变。

2、培养付出的习惯。

许多男性对家庭的认知都来自原生家庭,比如在原生家庭里,他的母亲就是不断付出,父亲就是什么都不做。因此,需要妻子一点点引导,用柔和的方式,比如通过鼓励、夸赞,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好男人;妻子也可以主动示弱,需要他的帮助,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3、要及时回馈对方的付出

夫妻俩好比两潭水,付出与回馈能促成水的流动;如果一方一直付出,另一方没有回馈,付出的一方迟早会干涸;如果双方都无动于衷,感情也就成了死水一潭。

夫妻双方与其强调各自对家庭付出多少,争辩对错,不如一起探讨怎么解决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