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贵阳人对市区广场的印象,一定有百花广场的一席之地,它位于贵阳市中心城区,与大十字广场遥相呼应,紧靠人文气息浓厚的达德学院旧址,于2006年由原贵阳市最大的国营影剧院-百花影剧院改建而成,承载着很多贵阳人的青春记忆,既是周边市民晨练和休憩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十字商圈人流必经之处。
小叶蒲桃果实
彼岸花盛开
随着时间流转,百花广场绿植过于茂密、设施陈旧等问题逐渐凸显。为喜迎元旦,同时更好发挥广场生态、景观和服务功能,近期,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绿化服务中心对百花广场开展提升改造工作。
兰花雕塑改造前后
“百花”景石打造前后
花境小品打造前后
墙体艺术彩绘前后
改造前,为确保百花广场改造能更好满足市民群众需求,中心工作人员认真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针对市民朋友反映“兰花雕塑只见花瓣不见花形”、“绿色多彩色少”、“人文气息不浓”等景观问题,在遵重历史、保留回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编制方案。
翻新兰花雕塑
清理废竹杂木
改造过程中,着力突出“百花”主题,打造绿色多彩氛围。为加深市民对贵阳市花兰花的印象,彰显贵阳城市符号,对广场中心的兰花雕塑进行打磨、喷漆翻新。在景观具体打造中,主要选取宿根花卉和开花灌木等易养护品种,配置美人梅、慈竹等传统品种,加入格兰黛丝、柳叶星河等新优品种;结合原有的樱花、紫薇、花叶碧桃、贴梗海棠等开花乔灌木,打造兰花雕塑长效花境和入口“百花”题字景石花境,共使用花卉50余种,2000余株(盆)。为烘托人文气息,在广场墙体绘制“梅兰竹菊”图案,配以水体及驳岸改造,构筑春夏秋冬、全时有景、“百花”绚烂的特色植物景观。
花卉小品造景融合
本次改造还与重庆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研究课题相结合,将石蒜(彼岸花)、小叶蒲桃、花叶野芝麻等引种驯化植物应用到广场绿地中,根据长势情况和研究成果适时进行推广。同时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阴蔽处植物难以生长的地方,选用树皮等绿化废弃物进行覆盖处理,保持整体景观,有效再利用绿色资源。
更多内容请关注贵阳交通广播视频号↓↓↓
记者:付玲玲
编辑:杜虎灵 | 责编:王梁骏丨审核:任晓慧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