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激烈的半马比赛之后
如何犒劳自己?
赏美景、尝美食
也是一种奖励!
桐庐的这些美景美食
赶紧看过来!
美景篇
自南北朝到清代
曾有千余位诗人到过桐庐
谢灵运、李白、杜牧、孟浩然、王维
白居易、孟郊、苏轼、范仲淹、王安石
……
都曾驻足于此
留下众多吟咏桐庐山水诗词
桐庐山水的绝美
可见一斑
瑶琳仙境
这里有经过亿万年的自然沉淀而成的溶洞,这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艺术品。石笋、石花、石柱、石幔千姿百态,色彩斑斓。
全新升级的瑶琳仙境,增加了溶洞漂流项目。大家可以在观赏溶洞的壮美神奇的同时,体验刺激酷爽的漂流。水花四溅,放声尖叫,比过山车还刺激。
天目溪漂流
天目溪漂流是桐庐唯一一家竹筏漂流。站在竹筏上,可以感受到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神韵。
亦可着景区的古装,乘一叶竹筏,悠悠荡荡,顺流而下,赏蓝天白云,来一场沉浸式的体验。
垂云通天河
垂云通天河内除了有卡丁车、秋千等刺激的网红项目,还有红孩儿魔网、蹦蹦云、喂食锦鲤、野外捕鱼等适合遛娃的活动。
景区山顶上的歇脚咖啡店,景色一绝,超级出片,在大片的落地窗前,点一杯咖啡和小点心,感受耗在阳光下的“山顶咖啡”一天吧~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天然氧吧”和“休闲天堂”美誉,游客入园,穿林海、过栈道、渡索桥、涉清溪,一路行来,悠哉游哉,乐趣无穷。
魔幻乐园、萌宠乐园、林中飞鼠玩刺激、山麓拓展炼意志,农艺园里采果蔬……各种休闲项目让人欲罢不能。
严子陵钓台
钓台是东汉名士严子陵隐居躬耕垂钓古迹,国家AAAA级景区,《富春山居图》实景地,被誉为全国“十大钓台之首”。景区内有双台垂钓、客星亭、严先生祠、天下第十九泉、华东第一碑林等景点,文化底蕴深厚。
钓台前面的富春江风光绝美,因景色与“长江三峡”颇为相似,故有“富春江小三峡”之美誉。
美食篇之江鲜
桐庐的江鲜种类繁多
鲫鱼、鲈鱼、白鱼、船钉鱼
汪刺鱼、白鲈鱼、江蟹、河虾
甲鱼、江鳗、黄鳝
……
作为生长在富春江边的桐庐人,鱼的做法真是种类繁多,红烧、清蒸 、白汤、酱爆、葱油、白灼、酸汤……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桐庐人做不到!
野生杂鱼锅
▲杂鱼锅仔 @躲起来的躲/摄
秋风乍起,凉意微袭。来一锅杂鱼乱炖。汪刺鱼肉质滑嫩鲜美,土步鱼紧实弹牙,江蟹可是富春江里的“团宠”,入口没有一点泥土腥味。到了10月,江蟹最为肥美,那蟹黄满到溢出。
▲鱼籽鱼泡锅仔 @奈良/摄
富春江里的鲫鱼也是杂鱼锅里的主角,做主配菜烹饪成野生杂鱼锅仔,就像下网的渔人捞起的盲盒,深受游客喜爱。一锅热鱼新鲜上桌,热气蒸腾,鲜味十足。鱼籽鱼泡也是桐庐人的“心头好”,一锅炖,配上姜丝、蒜子、青红椒,炖得鱼泡糯糯的。
船钉鱼
船钉鱼,顾名思义,就是像一枚船钉。个小,但鲜味十足。对于伴江而栖的桐庐人来说绝不陌生。特别是玩水的孩子,总能抓几条回家加餐,而今野生的船钉鱼变得偶有所获,更显珍贵。
船钉鱼的巡游场所是清澈的活水,富春江一带的船钉鱼肉质最好。配以青红椒,先煎后红烧,汤汁儿都收入肉嘟嘟的鱼肉之中。咸鲜够味,下饭最好不过。
酸汤/红烧鲈鱼
▲红烧白鲈 @姜姜好/摄
富春江纯野生钓的白鲈,鱼肉细腻,口感鲜美。一般葱油或红烧的简单做法,就能很好的还原出它的味道,不过,烹饪江鲜,桐庐人可是有十八般武艺。
用黄灯笼辣椒和醋大蒜吊出的汤底,更有桐庐味道。酸汤的烹调方法,口感清新开胃。微酸稍辣的汤底,最大限度激发出鲈鱼的鲜美,一碗鱼汤、两块鱼肉下肚,顿感温热舒适,特别适合气温骤降的秋日温补暖身。因刺少,鲈鱼也深得老少食客的喜爱。
清蒸江鳗
▲清蒸鳗鱼 @姜姜好/摄
清蒸鳗鱼也是桐庐人餐桌上的一道“头牌”。富春江里的野生鳗鱼肉质紧实,口感鲜美,胶原蛋白丰富。姜丝小葱清蒸,弹牙粘糯,肥美鲜香,上桌分分钟干完。
清蒸桐江白鱼
鱼的做法多样,那么,富春江里野生白鱼怎么做才好吃?清蒸!上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姜丝、白鱼、火腿肉的奇妙组合,4到5分钟清蒸出锅,鱼皮油润,鱼肚软糯,一鱼就能“蒸”服你。
红烧江虾
▲红烧江虾 @姜姜好/摄
江虾鲜美,众所周知。渔民刚把江虾从江里捕捞上来,等在岸边的食客就纷纷上前抢购。这口鲜活、鲜美,谁人不爱呢?盐水江虾、红烧江虾、醉江虾,爱哪一口,你说了算。
红烧江蟹
▲红烧江蟹 @姜姜好/摄
江蟹,桐庐人喜欢红烧。对半横切下锅过油红烧,放下各种酱料、配菜,加水滚一滚,蟹肉吸足了鲜美的汤汁,咬一口鲜得让人掉眉毛。
美食篇之特色小吃
小吃浓缩了
一个城市的风俗与历史
桐庐的各类经典小吃
如群星散落在县域内各个角落
等你去发现品尝
新合索面
新合索面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大宋年间,皇上下圣旨,派宰相吕夷简封游击将军钟厚为“忠救王”时,钟氏族人以索面馈赠。被带至皇宫后,索面受到群臣百官、文人雅士的青睐。经过六道工序制作而成的索面,面条色白如雪、细长如丝。加上蛋丝、大虾、肉末、葱花儿……一碗地道的新合索面便成了。
米粿
在桐庐,米粿已经有百年以上历史。以前在各种节庆时间桐庐江南一带都会挨家挨户轮流聚在一起制作,甚是热闹。米粿外观洁白如雪、皮层糯软清香且稍有韧性,猪肉、春笋、雪菜、油豆腐或豆腐干、辣椒等切细,炒成熟馅包入其中,也有用时令蔬菜做馅料的,入口分外鲜辣甘香,米香浓郁,营养丰富,吃后口齿留香。
酒酿馒头
桐庐的酒酿馒头是用纯正酒酿发酵,馒头蓬松有韧劲,咬一口后能回弹,带着天然酒酿的微微酸甜感和一点点酒香味,让人食欲大开。酒酿馒头的吃法多种多样,用红烧肉夹着吃,俗称“肉夹馒头”;馒头在油锅里炸得外壳酥脆,趁热剪开口子,按自己口味抹上甜酱或是辣酱,夹上两块臭豆腐,这“油沸馒头夹臭豆腐”可是不少桐庐人的心头好,同样也征服了不少游客。
玉米饼
从前合村乡瑶溪、高凉亭等村高山农民以种玉米为生,玉米占了村民全年80%以上口粮。自古流传着“居住深山坞,脚踏白炭火,手棒玉米饼,青菜炖豆腐,除了神仙就是我”。村民将玉米晒干,磨成粉过筛,筛成细嫩粉进行玉米饼的制作。根据当地口味调制馅料,油锅里煎至双面金黄便可食用。如今,香脆可口的玉米饼作为一款粗粮健康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毕浦小笼包
毕浦小笼包皮靓馅鲜味道美,包子十八角,蒸熟后色香味俱佳。面粉需要整晚发酵才能制作包子皮,俗称发粉,这样擀出来的包子皮,松软多孔,有一股特有的香甜味,包上秘制的肉馅,上蒸笼蒸熟即可。刚出笼的包子,饱满多汁,蘸上香醋和辣酱,一口一个小笼包,别有一番滋味。
美食篇之甜点类
说到桐庐的甜口美食
也没什么特别时髦的材料调味
但就是这一口老底子的味儿
迷倒了一波又一波远道而来的客人
母岭桂花糕
软糯的口感,精致的外表,“秋愁”的绝佳代言人……这一方小小的桂花糕,粉丝实在不少。将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揉搓至块状,再压制过筛,细腻的桂花粉就顺着筛子簌簌落下,形成一片雪白。将过筛的桂花粉放置模具的二分之一处,放入馅料,再附上一层桂花粉压实即可。然后就是脱模,撒上干桂花,就算制作完毕了。咬一口,桂香浓郁,细腻绵软,回味悠长。
油芰
在老一辈桐庐人的记忆中,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做油芰,先切成菱形的生面粉片混合一定的芝麻,做成花状后就能下锅炸,农村的话就是“沸油芰”,也寓意着来年日子的红红火火。油芰可甜可咸,根据各人喜好而定,酥脆爽口,香味浓郁,是一款吃到停不下来的传统农家小食。
番薯干
合村蕃薯干以当地产黄心番薯为原料,经农家手工制作焙笼烘干而成。其外观为鸡心形,琥珀色,晶莹剔透,口味甜美,温润香糯,风味独特,有“薯干胜蜜枣”之誉。
看到这里
有没有垂涎三尺?
还等什么
心动不如行动!
毕竟
美景、美食皆不可辜负!
文字:叶凌、戴江影
图片:县文广旅体局、资料图
编辑:叶凌
一审:周雯
二审:章结
终审:唐志立
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