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后付”不是不掏钱

北京晚报
“下单付0元,收货满意再付款。”近年来,一些电商平台推出“先用后付”功能。这看上去很美的服务充满诱惑,吸引消费者买单,但其中也藏有不少猫腻。

■先用后付 消费者下单时可享受0元下单,无需支付。等收到商品后,觉得满意再确认订单,或到付款截止日期,即使消费者没有确认,平台会通过用户绑定的账户自行扣款。
视觉中国供图
以为不要钱连下30单
文奶奶如今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家里不少东西都是网购而来。但前段时间,家中陆续收到一些陌生“0元”快递,这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打开一看都是红枣、芝麻、花生、坚果之类的商品。
家人帮着文奶奶一起“破案”。打开老人的手机,在某平台一查,发现这些订单还真是通过老人的账户下单的,而且还都是“先用后付”订单。但文奶奶却说,自己并不知道“先用后付”是什么。家人判断,这很可能是老人不知什么时候开通了“先用后付”这一功能。
有老年人就向记者坦言,因为使用“先用后付”功能,误以为不花钱,下单也不用输支付密码,结果买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在社交平台上,对电商平台“先用后付”功能的吐槽有不少,有些经历令人哭笑不得。有人说,因为“先用后付”功能没有扣款记录,妈妈就疯狂下单,后来一次收到了10条围裙。
有网友贴出的订单截图显示,误以为“先用后付”是不花钱,他爷爷短期内在某电商平台上连下30单。
为啥老人会误以为“先用后付”是不花钱?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看到,部分“先用后付”商品页面通常有“0元试用,先用后付”的字样。这些字眼儿很容易让一些老人产生误解,以为是不花钱就能得到东西。按照“先用后付”购物流程,用户在下单时无需立即付款,下单过程相比普通网购流程少了支付这一环节,这也让老人误会的概率大大增加。
点开容易关上难
“之前关过一次,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莫名其妙打开了。”文奶奶的家人说。记者发现,“先用后付”功能开通流程简单,但想关闭这一功能时,就不那么容易了。
以拼多多购物平台为例,它的“先用后付”功能由微信授权使用。用户只要达到500分微信支付分,就能开通使用这一功能。另一电商平台淘宝如要开通“先用后付”功能,需要550分芝麻分,最高额度是2万元,同时要设置扣款顺序,消费者可将花呗设置为首选支付方式,或按支付宝扣款顺序扣款,然后即可确认开通。
记者发现,在这些电商平台开通“先用后付”功能,不需要特意去找。在这些电商平台页面,适用“先用后付”的商品下方一直滚动着“×××领取了权益”“×××使用先用后付0元下单”的字样。点开商品想要下单时,就会有开通“先用后付”的提示。
▍如何关闭“先用后付”功能
进入电商平台▶点开“我的”或“个人中心”▶找到“设置”功能▶点击进去▶再找到“先用后付”选项▶点击关闭键
▍下单后反悔怎么办
■微信、支付宝等普通支付方式:直接在付款页面点击取消订单。
■使用“先用后付”功能时:系统会直接生成订单,而订单详情中,并没有取消订单这一选项。想要取消订单需要先点击“申请售后”,同时还要填写退货理由,提交申请。
记者将购物APP切换至“长辈模式”,这种繁琐的程序依然存在,“老人本来就对网购这事儿迷糊,这种取消方式让他们更迷糊了。”
也有消费者反映,尽管“先用后付”功能可以自行选择关闭,但在下单“先用后付”类别商品时,系统还会自动优先显示“0元下单,确认收货后付款××元”的选项。
利用时间差挖坑涨价
“先用后付”功能不仅关闭程序繁琐。由于下单时间和付款时间存在一定时间差,这也给了不良商家利用付款时间差挖坑涨价的机会。
有网友就反映,因为网购时使用了“先用后付”功能,最终自己花了冤枉钱。他说,当时他买一件衣服时使用了“先用后付”,下单时显示是50元,但当收到衣服到付款时间了,自动扣款的时候却超过50元。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时下单的时候有商家促销活动,价格有优惠,到自动扣款时促销活动结束了,结果价格就涨上去了。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王维维表示,针对不良商家用“先用后付”模式涨价等情况,电商平台应尽到监管义务,定期审查和优化“先用后付”等相关功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商家利用付款时间差进行不正当盈利,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不被损害。
重点条款要重点提示
电商平台的“先用后付”模式容易使消费者在交易中产生一定误解,对消费者来说存在误入“消费陷阱”的情况。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在消费时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和解除权。电子商务平台应当加强宣传并改进开通“先用后付”服务的页面设计,对“先用后付”消费模式的运作机制和相关规则进行公开、详细、醒目的说明,提高消费模式透明度,以确保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对该消费模式和规则有充分的了解后,再作相应选择。
同时,平台应考虑到老年人购物群体比重越来越高的现状,以及老人对电子商务规则了解较少的特点,在设计开通服务通知时,对重点条款内容作出重点提示,避免他们因提示文字过小或不明显而导致误解和无意识下单。
本报记者 孙杰 实习生 张楚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