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我凭良心破产,也不让黑心商家好过的原则,今天带大家看餐桌里那些你不知道的食用油故事。
要从我种菜籽且榨油的苦逼经历说起。当时我的菜籽3斤,10块钱却只榨出一斤油这个事,被无数50块钱压榨油产品爱好者冠以制造焦虑的头衔。面对如此有理有据的说法,一个种地10年的酱种是肯定不会接受的。随即就找了数十个压榨油厂老板去寻找答案。
首先在这些厂家中,他们都不否定使用四川菜籽物理压榨三斤籽一斤油的说法。但当我明确表示有大量订单且长期需要供应低价压榨油的要求后,这些老板们又都诡异的表示,四五块钱左右成本的压榨菜籽油是可以做出的,并保证使用压榨工艺,不过需要替换其他地方的菜籽油。
使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是我有点制造焦虑了,但种地人就知道他们的话不符合逻辑。我问他,油菜籽每年是有粮库保护收购价的,比如湖南今年收购价2.6-3.9每斤,某个地方的价格差距这么大,去买一些直接转手卖给某某机构,那不是轻松发大财吗?
可老板摇摇头,表示只有自己种出来的才能保底收购。而准备换的菜籽是从加拿大进口,只能用于加工,不可以混入粮库收购的,除非你有途径能买到种子把它种出来。听到如此有理有据的说法,我自己都觉得制造焦虑的帽子已经实锤,可还是不想冤枉自己,便又联系了一位农科院的老师再次确认。
老师得知情况后表示,现阶段确实如他所说,是可以进口别国的菜籽、大豆、玉米、甜菜、番茄、棉花作为原材料用于加工,不过不可以去自己种植。出于种地人的本能,我难以置信的问这是凭什么?现在种地都已经这么难了,种点产量高的让这些种植者活下去都不行了。
没想到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你看到的加国油菜籽,在产量和出油率上远超本土品种,还底抗除草剂只是一些表面,但背后关于它们是转基因品种和它们出自一个叫孟山都公司的事却没多少人清楚。而这个1901成立的孟山都团伙也早就被历史所遗忘了。
听完老师的话,我默默地输入了孟山都这几个字。当我看完之后突然发现正不正名师不实锤好像没那么重要。也正是从那天起,我告诉身边的朋友们菜籽、大豆、玉米、甜菜、番茄都有合法的低价加工品,包装上会出现几个醒目的标志,就看自己能不能接受。
下期再和大家讲讲农产品流入市场到底都有哪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