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端午》
从前的端午,很快乐,需要干的活有很多。
一大早父亲扛上一大袋子刚从打谷场上装起来的菜籽,去油坊里排上半天队等着榨油。装油的白色塑料桶上刻着“舒城”字样。我所见的,好像每家每户都有一样的桶,也是统一用来装菜籽油。刚榨出来的菜籽油装进桶里,直冒着泡沫,黑乎乎中却金黄透明,浓郁的香着。
炸油香,抹雄黄酒,是必须要有的仪式!
端午那天,孩子们都醒得很早,大家踩着青草,从园子里摘一大箩桃子,再挎上篮子去菜地的垅上瞧瞧。三分菜地,划分出好几块,种植品种不同,是农村的日常蔬菜。靠池子边的那畦结满了油绿的辣椒,蘸着泥点,光看样子就已经让人觉得辣起来;紫茄子还是弯着腰,紫的发亮;韭菜在这个季节生长得最嫩最香,是捏菜盒子古老的配料。油炸出来的菜盒子,有菜籽的浓香,有新鲜韭菜的清鲜。
清晨青草上的露水,打湿了孩子们的裤脚,甩着篮子,高兴的乱七八糟,唱着从广播上学来的歌,有一半歌词是蒙的,有一半是自己瞎胡唱的,虽然五音不全,可是很勇敢!可是很快乐!
在细碎的忙碌中,从前的日色很慢,从前的端午讲究工序,需要过程,要仪式隆重!
那时的油香很好吃,那时的端午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