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架芸豆栽培技术,需掌握这几步,才能做到丰产

1.播种期

芸豆种子在8一-10°C开始发芽。春架芸豆应在断霜前后播种,一般多在谷雨前3一5天。育苗移栽可于3月底4月初播种,断霜后定植露地;如在风障畦或二帮畦定植,播种期和定植期还可适当提前。

2.整地作畦播种

种植春架芸豆最好用冬闲地,冬前要深翻。芸豆根瘤内的根瘤菌虽然可以固定部分氮素,但是,要获得丰产,仍需要追施氮素肥料。同时,芸豆对磷钾肥料的反应敏感,增施磷肥可以促进根瘤菌的活动,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据分析,芸豆开花期对磷、钾的吸收量多于氮的吸收量。因此,在芸豆栽培中,施足基肥,特别是增施磷、钾肥,是芸豆丰产的重要条件。基肥结合播前翻地施入。整地后,作成1.2米宽的平畦。

为使出苗整齐健壮,播前要行选种。芸豆种粒较大,可行粒选,严格淘汰瘪粒、虫口粒和非本品种的杂粒,选后晒种1一2天。芸豆种子吸水较快,只要土壤墒情适中,即可很快出苗。土壤过湿影响地温,易造成烂种,不利出苗;土壤墒情不足,可在播前4一5天浇水造墒。每畦播种两行,穴距20--25厘米,每穴播种子3-4粒,播种深度3一4厘米,覆土深浅要一致。播种一般多用干种,每亩用种量6-8斤。

3.管理

芸豆的生育阶段,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甩蔓期,开花结英期四个时期。架芸豆和其它一些果菜类的生长发育特点相似,开花后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因此,在管理上,除发芽期和幼苗期外,在大部分生育期内,主要是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关系,既要保持植株有较旺盛的生长势,又要促使多开花结荚。

①发芽期:种子萌动到第一对心脏形真叶展开为发芽期。要求种子发芽快、出土整齐,主要通过选种、造墒和精细播种等措施来实现。芸豆的子叶在出土后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很差。幼苗出土后,主要是靠第一对真叶制造营养物质供给幼苗生长。因此,第--对真叶健全与否,对幼苗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初期根群的发育,同时也可以促进顶芽的生长。

据观察:自第一对真叶长出到第一片复叶长出,一般需要4一5天。如果第一对真叶脱落了,则需要15--20天或更长的时间,才能长出第一片复叶来,且植株的生长势也衰弱,因此在管理上要注意保护好第一对真叶。苗出齐后,要及时进行松土,填补因出土造成的裂缝,使幼苗根与土壤密接,防止因透风落干。有些种子由于胚发育不完全或虫害,也出现真叶残缺不全的现象,可间拔。有缺苗时要及时补苗。

②幼苗期:从第-对真叶展开到团棵,植株长出4-5片复叶为幼苗期。此期茎叶生长较缓慢,植株可以直立,而根系生长发育很快。幼苗期需水少,如水过多、土温偏低,则会出现沤根,叶子变黄。因此,在管理上应以中耕松土为主,3-5天可中耕一次,使土壤疏松,提高地温和保持适宜的墒情,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团棵后,可进行第一次追肥,以有机肥料为好,如腐熟的大粪干、混合肥或炕洞土等。每亩施肥1,500--2,000斤,可在行间开沟施入。施后封沟并耧平畦面,然后浇水。

③甩蔓期:是指从团棵到初花的一段时间。在这期间茎的生长显著加速,呈缠绕状,不能直立,表现为“甩蔓”。此期形成强大的同化面积,并孕育了花蕾,为开花结荚打下基础;初花是此期结束的标志。在管理上,应及时进行插架,以防株间相互缠绕。一般多插人字形架,架高2米以上,要牢固,以增强抗风力。插架后,茎叶生长旺盛,应在第一次追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待接近开花时,要适当控制浇水,群众的经验是“浇荚不浇花”,此时浇水过多易引起落花。

④开花结荚期:是指从开始开花到采收结束的一段时间。从开始开花到开始采收-般10-13天。从开始采收到采收结束一般40~60天。此期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结荚同时进行,要取得丰产,必须保证植株有良好的营养状态。嫩荚座住后,应结合浇水,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可冲施硫铵20--30斤,以后注意保持地面湿润。每采收1一2次,可结合浇水,追肥一次,将氮素化肥与腐熟的人粪尿交替冲施。植株的营养充足,叶子能保持旺盛的同化能力,可以促进叶腋内抽生花枝,不断结荚,发挥增产潜力。这期间,还要注意喷药防治蚜虫和红蜘蛛,以保护叶片。

豆荚适时采收,既能保证品质,又利于提高产量。芸豆荚果在发育过程中,果荚首先膨大,荚长到--定大小后种子才膨大。荚果中纤维多少,是直接关系到品质的因素。采收过迟,除腹、背缝线处的维管束纤维化外,果皮中的纤维也增加,荚皮变硬,品质变劣,甚者失去食用价值。同时,因种子迅速发育集中养分,也影响其他幼荚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