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证期货,曹洋,李烁)

1、风机降本趋势明确,叶片面临产品升级

1.1、3MW以上风机占比明显提高

随着近几年风电补贴退去,风电产业链承受着巨大的降本压力。风机大型化的趋势也 在降本增效的进程中越发凸显,一方面,风机大型化能够减少单位 GW 零部件的用量, 减少土地使用,施工安装等成本,另一方面,更大的风机叶片捕捉风能资源的能力更 强,可以提升有效发电小时数。我们从国内风电主机龙头金风科技的机型销售占比就 可以看出,1.5MW 以下的机型逐渐被淘汰,而 3MW 以上的机型占比不断提高,2021 年 占比达到 61%。CWEA 的数据显示,陆上风机和海上风机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达到 3.1MW 和 5.6MW。预计未来 2-3 年新增装机的主流机型,陆上风机将会达到 4-6MW, 而海上风机则会达到 8MW 以上。

1.2、叶轮直径升级,主流或达160米以上

风机大型化带来的是叶轮直径的大型化,根据 CWEA 数据,风机平均的叶轮直径已经 从 2008 年的 65m 增长到 2020 年的 136 米,CAGR 为 6.34%。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几个 头部主机厂商 4MW 的主机机型叶片长度在 140-190 区间,6MW 的叶片长度在 160-190 米。从近期招标数据来看,4MW 以上机型已经成为了主流,未来三到五年主力机型将 会是 4-6MW,叶片的需求结构也将发生变化。160 米以上的产能将会有较大需求,140 米以下的产能占比将会逐渐降低,100 米以下的产能将会面临出清淘汰。

2、玻纤材料瓶颈凸显,碳纤维叶片迎来机遇

碳纤维材料在叶片的大型化、轻量化进程中有明显的优势。叶片质量的增加约和叶片 长度的 2.6 次方成正比,而风机产生的电能和叶片长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当叶片长度 增加时,重量的提升速度要快于能量获取的提升;叶片长度的增加,也对增强材料的 强度和刚度等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玻璃纤维在大型复合材料叶片制造中逐渐显现出 性能方面的不足。为了保证在极端风载下叶尖不碰塔架,叶片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在叶片产品升级过程中,既要减轻叶片的重量,又要满足强度与刚度要求,碳纤维的 替代作用愈发凸显。

2.1、增强材料在叶片中的应用

风电叶片共有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主梁,腹板,外壳,避雷系统,人孔盖,挡雨环。增强材料主要应用在主梁、腹板和外壳三部分。主梁是叶片主要的承载结构,对强度 和刚度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由单向复合材料层增强。主流的复合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 或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腹板又叫内部梁,用于支撑叶片的外壳,并承担叶片所收到 的弯曲载荷,由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芯材的夹芯复合结构构成;外壳是两个半壳用 结构胶拼接起来的,为叶片提供空气动力学外形,主要结构是芯材外包裹玻璃纤维增 强环氧树脂。

从材料组成上看,叶片的基体材料主要为环氧树脂材料,约占叶片成本的 36%,增强 纤维包括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两种,约占 28%。芯材分为泡沫芯材和巴沙轻木芯材,占 叶片总成本的 12%。结构胶主要用于粘接两个叶片半壳,占成本的 11%。其余涂层, 金属,辅助材料占比较少,共计 13%左右。

2.2、风电增强材料:玻纤vs碳纤维性能对比

玻璃纤维。风电纱是专用于风电行业的电子级玻璃纤维。从风电纱生产流程看,是以叶腊石、石 灰石、石英砂等天然矿石为原材料,经过研磨后进入池窑,经过高温熔制、拉丝、络 纱等环节而制成。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 性脆,耐磨性较差。碳纤维。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 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热及 耐腐蚀等特性,外形呈纤维状、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碳纤维的密度小,因此比 强度和比模量高。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复合,制 造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及比模量在现有工程材料 中是最高的。

维斯塔斯专利到期,大丝束碳纤维需求打开。按照每束碳纤维中单丝根数,碳纤维可以分为小丝束和大丝束两种类别。一般按照单 丝根数与 1000 的比值命名,单丝数量 48K 以上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其产品性能相对 较低,制造成本也较低,通常应用于工业领域。而 48K 以下的小丝束碳纤维性能优异 但价格较高,通常应用在航天军工等高端领域,或一些附加值较高的体育器材。

2015 年之前,碳纤维应用在风电叶片的工艺主要以预浸料和真空灌注为主,部分采用 小丝束碳纤维,平均价格偏高。2015 年开始,维斯塔斯把风机叶片整体成型的主梁主 体受力部分拆解为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拉挤梁片标准件,然后采用相对更经济的大 丝束材质,把标准件一次组装整体成型。通过这一拉挤工艺,大幅提高了碳纤维体积 含量,减轻了主体承载部分的质量,且降低了碳纤维成本,引领风电叶片进入碳纤维 时代。

由于全球风电巨头维斯塔斯的拉挤碳梁专利限制,国内的叶片制造企业一般用玻纤拉 挤工艺或碳纤维灌注法替代。2022 年 7 月 19 日,维斯塔斯碳纤维叶片核心专利拉挤工 艺到期,拉挤法工艺有望在风电领域实现普及,在推广上没有了专利上的障碍,但是 由于碳纤维成本较高,大范围推广的重要条件是材料迅速降本。

2.3、性能优势:碳纤维替代必要性

随着风电叶片长度增加、叶轮直径增大,其结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叶片必须满足刚 度要求以抵抗极端负荷;叶片具有优异耐疲劳特性,在其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必须承受 疲劳载荷;叶片必须坚硬,具有一定强度,以防止在极端载荷下与塔架碰撞;局部刚 度也必须足以防止极端载荷;叶片结构应尽可能轻,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发电成本。

在全玻纤情况下,随着叶片长度增加,自重载荷占比线性上升,可用于发电的载荷相 应下降。因此在大功率风机应用场景中,碳纤维替代具备的了必要性。根据 Sandia 实 验室的数据,随着叶片长度变长,碳纤维的渗透率也逐渐提升。49.9 米以下长度的渗 透率仅为 9%,而 70 米以上的叶片渗透率达到了 55%,对于 10MW 以上的大型风机, 碳纤维渗透率更是达到 100%。可以预期未来以大兆瓦机型为主的海上风电,碳纤维替 代将会更加具有必要性。

3、风电叶片碳纤维替代的可行性

3.1、碳纤维主梁与玻璃纤维主梁成本比较

3.1.1、单MW叶片碳纤维用量测算

受限于成本因素,目前碳纤维材料主要应用于叶片的主梁结构。主梁一般会占叶片整 体重量的三分之一,却是支撑整支叶片的关键构件。使用碳纤维主梁,能够在最大程 度节约成本的前提下,保证叶片强度,降低整体重量。根据技术路径的不同,我们可 以分为全碳纤维主梁和碳纤维玻纤混杂主梁。碳纤维玻纤混杂主梁也分为两种路径, 一种是碳纤维织布和玻纤织布混合编制,并和环氧树脂复合,另一种是根据叶片不同 部位承受载荷的差异,在迎风面用碳纤维主梁,背风面应用玻璃纤维主梁。

目前风电叶片主梁的碳纤维和玻纤用量比例属于商业机密,我们可以根据全球风电巨 头维斯塔斯 2021 年的碳纤维用量和装机量进行测算。2021 年维斯塔斯的碳纤维用量达到 2.5 万吨,维斯塔斯 2021 年度风电总装机量 15.2GW, 平均单机碳纤维需求量 1.64 吨/MW。由于维斯塔斯 2021 年风电碳纤维用量约占全球风 电碳纤维总用量的 76%,因此我们用 1.64 吨/MW 作为叶片碳纤维含量进行计算。

3.1.2、碳纤维替代给叶片带来成本增加

由于碳纤维相较玻璃纤维单价较高,因此对于叶片成本来说,应用碳纤维主梁的材料 成本也相应提高,我们选取了 3 对相同长度的叶片参数进行对比,长度 57 米的叶片, 使用碳纤维主梁后重量降低 27%,材料成本提高 14%;长度 74 米的叶片,碳纤维主梁 减重 24.3%,材料成本提高 9%;对于长度 90 米的叶片,碳纤维主梁减重 32.5%,材料 成本提高 7%。由此可知,越大型的叶片,使用碳纤维材料替代的材料成本越低,减重 效果更加明显。由于海上风机主力机型普遍在 8MW 以上,我们以 WE190-10K-C 机型 为参考,认为海上风电碳纤维叶片材料成本提高 7%,WE157-3000C 作为陆上叶片参考, 认为陆上风电碳纤维叶片材料成本提高 14%。

2021 年中国陆上风机平均采购价格 200 万元/MW,海上风机采购价格 400 万元/MW,2 中材科技 2021 年叶片销售额 69.76 亿元,销量 11.4GW,叶片单位价值量约 61.2 万元 /MW。碳纤维替代将给陆上风机和海上风机分别增加 4.2%和 1.1%的材料成本。

3.2、风电全生命周期角度下碳纤维替代成本

风电叶片主梁的碳纤维替代增加了材料成本,但是从整个风电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碳 纤维替代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性。我们主要从整机减重的材料成本,安装运输成本, 以及运维成本三个角度探讨。

3.2.1、风机减重的材料成本

根据中国巨石年报数据,风电叶片玻纤用量 10 吨/MW。主梁的重量约占整个叶片 1/3, 主梁消耗玻纤约 3.3 吨/MW,当用碳纤维主梁替代时,1.64 吨/MW 碳纤维替代 3.3 吨 /MW 玻纤,叶片约减重约 1.66 吨/MW。机舱减重。我们选取了七款叶轮直径相近的风机机型,叶片重量和机舱重量的平均比值在 50%左 右,在风机设计时当叶片的重量降低,风机机舱的重量也会相应降低,因为机舱和叶 片的重心要进行匹配,保证整体的重心在塔筒中心的上方。相对应机舱重量减重约 3.32 吨/MW。

轮毂减重。来源于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数据,轮毂质量(吨)=0.964*叶片质量(吨)+5.68 (吨),当叶片减重 1.66 吨时,轮毂质量减轻 1.6 吨。据中国铸造协会数据,每 MW 风电整机大约需要 20~25 吨铸件,我们假设机舱和轮毂 原材料减重主要为铸件用量减少,铸件成本约在 8200 元/吨,共计可节省材料成本 4 万 元/MW。占陆上风机成本的 2%,海上风机成本的 1%。我们得出结论,碳纤维主梁给主机材料成本降低了 40344 元/吨,约占陆上风机成本的 2%,海上风机成本的 1%。

3.2.2、运输安装成本降低

风电叶片重量通常达到几十吨,通过碳纤维主梁进行降低了 20%左右的重量,在运输 和吊装的时候成本也相应降低。运输装卸环节降本 风力发电机本就大多体型庞大,随着技术的发展超大型的风力发电机更是不断涌现, 其中叶片长度超过 50 米、60 米的已经十分常见。正是由于风机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体积较大、运输及装卸要求较高,故会产生较高的运输装卸费。运输装卸费已经成为 风电企业主要成本之一,据统计,2018 年中材科技的运输/装卸费支出 2.15 亿元,风电 产品占比 30%,装卸费用约 0.7 亿元, 对应叶片销量 5587MW,运输/装卸费用 1.25 万元 /MW。当叶片减重 27%时,运输/装卸费用约减少 0.34 万元/MW。

叶片机舱吊装环节降本。吊装设计一般是设计院根据风电场的现场条件,提供了机位和道路线路,确定机型, 塔筒高度,然后根据现有的起重机参数,选定起重机械。吊装的两个核心,一个是起 重机,一个是风机主机,单机大型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机舱重量越来越重也是毋庸 置疑。随着塔筒越来越高,机舱重量越来越重,采用更大吨位的起重机的结果就是成 本越来越高。根据国际风力发电网统计,1.5-2MW 的风机吊装单台风机在 30 万元左右,3MW 风机吊 装平均在 50-60 万元区间。随着风电抢装潮落幕,火热的吊装市场逐渐降温。正常市场 情况下吊装成本在 15-20 万元/MW。我们同样按照叶片减重 27%,同时机舱轮毂减重2.95 吨/MW 测算,吊装成本大约降低 1 万元/MW,占陆上风电主机成本的 0.5%,海上 风机的 0.25%。

3.2.3、风机运营维护成本降低

降低叶片除冰成本。风电机组在极寒条件下运行时,叶片结冰将会改变叶片的气动结构,同时结冰将使叶 片重量增加,不仅改变发电效率还会危及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另外,叶片运行的线 速度很快,碎冰飞出去容易伤人。因此当结冰太厚,机组需要停机进行除冰,将造成 有效发电小时数损失。而碳纤维在通电情况下,是良好的发热体,热转换效率 98%以 上。所有利用风电机组本身产生的电,碳纤维通电后发热,融冰除雪,避免了除冰导 致停机的损失,也节省了人工除冰的费用。

降低疲劳损坏维修成本。在风电叶片设计中,一般要求风电叶片能满足20年的使用寿命。风电机组在非定常载荷作用下的运行特性使其易发生疲劳损坏,严重影响风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且由于其材质、结构、工艺以及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温度,湿度,腐蚀,共振等环境都容易使叶片造成疲劳。玻璃纤维材料疲劳是蒙皮剥离,基体开裂和纤维断裂的过程,表现为弹性模量降低,因此可以用刚度降低程度作为破坏标准,通常以10%-15%的刚度降低作为疲劳破坏的标准。通过碳玻复合材料的疲劳测试实验结果来看,纯玻纤材料的抗疲劳性最低,而复合材料碳纤维含量越高,叶片抗疲劳性能越强。因此碳纤维材料的替代,也大大降低了叶片在20年复杂工作环境中疲劳破坏的概率。从而节省了维修的成本。

3.3、碳纤维全面替代的降本要求

2022 年中国风电进入全面平价时代,风机的招标价格从 3000 元/kW 降至今年 1500 元 /kW 左右,再加上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风电行业利润收到了极大的压缩,在巨大的 降本压力下,碳纤维在风电的需求想要完全打开,对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形成大规模替 代,必须大幅降本。从材料成本上看碳纤维替代将会给陆上风机增加 4.2%的成本,给 海上风机增加 1.1%,考虑风电全生命周期,给陆上风机成本增加 1.6%,海上风机碳纤 维替代基本实现平价。目前碳纤维 12 万元/吨的价格是风电纱的 10 倍以上,根据计算 结果我们给出预测,当碳纤维价格降低至玻纤 6 倍价格时,无论是海上风电还是陆上 风电都能对玻纤形成大规模替代。

4、碳纤维的降本途径

碳纤维在 19 年底至 21 年底价格迎来一波上涨,从 95 元/千克涨至 153 元/千克,这一阶 段碳纤维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美国禁止日本东丽的高端碳纤维产品 卖到中国,造成一部分供给短缺;二是中国光伏和风电行业的碳纤维需求大幅增长, 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2022 年开始,随着海上风电抢装潮退去,加上各大国内企业新 建产能陆续投产,2 月份开始 48K 碳纤维价格率先回落,4 月份 24K 碳纤维也打开降价 空间。截至 2022 年 11 月,48K 和 24K 碳纤维已经从价格最高点分别下降 11.8%和 14.6%。碳纤维的成本构成。以中复神鹰的碳纤维成本构成为例,2020 年中复神鹰碳纤维的直接成本在 7.97 万元/吨, 其中制造费用 4.58 万元/吨占比最高,达到总成本 58%,制造费用包括燃料费用 2.81 万 /吨。原材料成本 2.24 万元/吨,占比 28%。

原丝是生产高品质碳纤维的关键半成品,原丝品质缺陷,如表面孔洞、沉积、刮伤以 及单丝间黏结等,在后续加工中很难消除,从而造成碳纤维力学性能的下降。PAN 基 碳纤维原丝的生产过程为将丙烯腈单体聚合制成纺丝原液,然后纺丝成型。从工业实 际生产的角度,制取 1 吨碳纤维大约消耗 2 吨原丝,原丝生产占碳纤维成本的 50%以上。

国内大丝束原丝龙头吉林碳谷。大丝束原丝产品价格相对小丝束较低,但生产控制难度大,可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领 域,被称为“工业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下游风电,建筑,汽车等工业领域。目前国内 企业的原丝产能大多仅用于满足自身碳纤维生产需求,国内市场上只有吉林碳谷一家 公司具备大规模外供能力,2021 年国产碳纤维原丝消耗量 6.14 万吨,其中吉林碳谷供 应了 3.26 万吨,占据了国内一半以上市场份额。1)在溶剂回收方面,吉林碳谷集团旗下的奇峰化纤拥有 20 年以上的腈纶生产经验,腈 纶的产线和碳纤维较为相似,奇峰的溶剂回收体系可以提升原丝溶剂回收效率,从而 降低生产成本。回顾海外碳纤维龙头土耳其阿克萨,美国卓尔泰克的发展历程,都具 有腈纶生产的经验,溶剂回收体系的技术积累,为吉林碳谷构筑了成本壁垒。

2)原丝制备主要工艺分为两步,聚合与纺丝。吉林碳谷具有国内独创的 DMAC 溶剂水 相聚合湿法两步法进行原丝制备。聚合分为两步法和一步法,一步法指溶剂既能溶解 单体,又能溶解聚合物;两步法是溶剂只能溶剂单体,纺丝前再用溶剂重新溶解聚合 物生成纺丝液。两步法相较市场主流的一步法,可以实现间歇性生产,且能够在生产 过程中随时添加物料,提高生产速度。3)产线集中度高,规模效应降低原丝成本。吉林碳谷原丝理论产能达到 6 万吨,远远 高于国内同行,未来 3 年将扩产 15 万吨以上产能,行业龙头位置难以撼动。公司结合 市场需求及自身优势,主要布局大丝束原丝产品,2021 年 24K 以上大丝束原丝产能占 到 80%以上。产线规模化可以降低单位产能设备成本及能耗成本,成本优势进一步凸 显。

4.1、碳纤维供需格局

4.1.1、供给端:国内企业纷纷扩产,进口依存度有望降低

据不完全统计,2022 年上半年国内总产能 7.47 万吨,新增产能 1.9 万吨。其中 1K/3K/6K 专用实际产能 1900 吨,12K/24K 产能约 29800 吨,大丝束产能 43000 吨。国 内宣布扩产计划投产的产能在 8 万吨左右,预计到 2025 年我国碳纤维产能或将达到 15 万吨。

从国内产能角度看,现有产能已经超过国内市场需求,吉林化纤,宝旌碳纤维,中复 神鹰等龙头企业也纷纷宣布超过 1 万吨的扩产计划。但长期以来,我国碳纤维行业都 存在“有产能无产量”的问题,2020 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 50%左右,海外厂商平均 产能利用率为 65%,已经建设的产能,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2021 年, 我国碳纤维进口量 3.3 万吨,出口寥寥无几,无论在性能、质量水平及成本水平上,进 口碳纤维依然有强大的优势。高端产能不足,产能利用率低,依然使国内市场总体面 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国内碳纤维起步晚,进口依存度较高。国外碳纤维厂商如日本东丽在 2000 年初即实现了 T300-T700 产品工艺和产业的突破, 成为先行者,垄断全球市场;而中国厂商的产业化在 2010 年起步,2015 年兴起,国内 碳纤维进口依存度仍然较高,2021 年碳纤维行业整体进口量为 3.3 万吨,较 2020 年上 涨 8.72%,占总需求的 53.1%。一方面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提升,碳纤维进口量和国产供应量都在同步提升。另一方 面,随着国内企业产能的提升,进口依存度也在逐年下降,进口比率从 2015 年的 85.2%降低到 53.1%,进口依赖度高,本质上还是生产技术上和海外龙头还存在较大差 距。由于 2020 年日本东丽向我国禁售碳纤维造成供给短缺,国产替代的重要性愈发凸 显,未来三年,随着工艺的改进及产能的提升,国产替代有望加快节奏。

4.1.2、需求端:风电引领需求旺盛,大丝束产品供不应求

碳纤维材料在下游有着广泛的应用,2021 年我国碳纤维总需求 6.24 万吨,需求量最大 的领域是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和碳碳复材,约占总需求 80%左右。根据广州奥赛的数 据,2021 年我国风电叶片碳纤维(大丝束)需求量在 3.3 万吨,预计 2025 年需求将达 到 8.05 万吨,CAGR 为 20%。国内方面应用于工业的大丝束供应主要以吉林化纤、吉 林碳谷为主,目前产能约为 2.2 万吨,难以满足下游需求。

4.2、碳纤维降本空间

4.2.1、生产工艺进行改进,降低能耗成本

根据美国橡树林国家实验室的数据,高温碳化(19%-23%)、预氧化(13%-16%)是成 本占比较高的环节。碳纤维生产是高能耗过程,预氧化和碳化两个环节需要长时间的 高温加热,电费成本达到 20%以上。可以通过工艺改进,采取余热多级利用的手段, 在原丝和碳纤维生产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率来降低能耗成本。碳纤维制备过程工艺难 度大,首先表现在生产过程变量多。丙烯腈经过聚合、纺丝制成原丝的过程是核心:, 每个厂商都有不同的溶剂配方;聚合过程对温度和时间控制、乃至搅拌方法都有很高 的要求;纺丝成型则是以宏观设备控制微观分子规整的过程。对于生产工艺的改进, 也是碳纤维降本的重要路径。

4.2.2、生产设备国产化替代

在碳纤维及原丝生产设备中,进口设备一般价格为国内设备的 3 倍以上,国产设备具 有较强的价格优势,而目前多数碳纤维生产企业设备国产化水平较低。加强碳化炉和 碳化炉等关键生产设备的进口替代,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国 内碳纤维设备龙头精工科技,于 2020 年推出 2500 吨级 25K/50K 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 为吉林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定制,系国内首条接近全国产化的千吨级别生产线,该生 产线实际运行速度达 16 米/分钟, 年可产碳纤维 2500 吨。在碳纤维国产化替代的背景下, 精工科技有望受益,解决碳纤维设备高度依赖进口的痛点,为碳纤维设备格局打开新 的局面。

4.2.3、头部企业继续扩产,提升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可以分摊固定资产折旧比例,流动资产成本占比,以及拥有更好的上下游议 价能力。因此,碳纤维的头部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也是碳纤维降本的重要途径。我 们以年产 1100 吨和 3300 吨的两条原丝生产线为例,单耗成本分别在 4.8 和 3.8 万元/吨, 成本降低 20.8%;生产每吨碳纤维大约消耗 2 吨原丝。对应的 500 吨和 1500 吨生产线单 耗成本分别在 15.9 和 11.7 万元/吨,成本降低 26.4%。规模越大的厂商越具备成本优势, 因此国内碳纤维龙头也在积极扩产,吉林化纤,宝旌碳纤维,中复神鹰等现有行业龙 头均宣布扩产超过 1 万吨以上产能,规模效应的形成,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4.2.4、整合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

随着碳纤维行业的规模扩大,许多龙头企业都在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布局延申。从上游 原材料丙烯腈,原丝,到碳纤维制备,再到下游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产业链的一体 化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加显著的成本优势。未来随着下游风电等领域需求的进一步释放, 碳纤维产业布局有望进一步向下游延申,给风电叶片碳纤维替代带来进一步降本可能 性。

5、总结

随着风电持续降本,叶片大型化趋势明确。传统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已经不 能满足要求,碳纤维主梁拉挤技术成为未来风电叶片产品升级的发展主线。而碳纤维 过高的价格成为制约大规模替代的障碍。碳纤维降本是提升需求的关键因素。风电叶片碳纤维主梁的应用成本仍然较高,仅从材料成本考虑,给陆上风机和海上风 机分别增加 4.2%和 1.1%的材料成本;从风机 20 年完整生命周期考虑,陆风碳纤维成本 增加 1.6%,海风基本平价。经测算,当碳纤维价格为玻纤 6 倍时有望形成大规模替代。碳纤维价格降低有几个关键驱动因素,通过改进原丝及碳纤维的生产工艺,扩大单线 产能,产业链的一体化协同等途径进行降本。最终实现碳纤维的大规模替代,充分打 开下游应用需求。

叶片碳纤维材料替代背景下,工业应用场景逐渐打开,国产大丝束原丝技术壁垒较高, 将维持供不应求的局面,建议关注原丝龙头吉林碳谷;碳纤维降本背景下,碳化炉, 氧化炉等关键设备国产化需求明确,精工科技具有全国产化碳纤维生产线供应能力, 有望受益。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碳纤维 玻璃纤维 风电行业
我要反馈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财经头条作者库
  • 最近访问
  • 我的自选
  • 01/中国前首富李河君被查,汉能集团办公地人去楼空,保安称“牌子都被拆走了”
  • 02/俄方:美国已实际参战
  • 03/口腔种植体集采平均降幅55% 预计年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
  • 04/采拟中选结果公布 种植牙“万元时代”彻底结束?专家解读
  • 05/种植牙集采开标: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55% 千亿口腔医疗如何应对?
  • 06/降了降了!种植牙均价可降至900元,平均降幅55%,患者何时能享受?
  • 07/刚刚!集体沸腾,歼20带飞军工股!
  • 08/汉能系创始人李河君“失联”!重组未能重生,拖欠员工工资、有客户钱货两空
  • 09/蒙脱石散后,又一种药遭抢购!医生紧急提醒
  • 10/韩媒:“中国游客不来,韩国商家认栽”,首尔一大型奥莱将于9月停业
  • 01/王炸!2000亿借壳上市?歼20来A股了?3万股民今夜无眠!
  • 02/突发!3万亿巨头大跳水!一则大公告,冰火两重天!
  • 03/重磅!歼20要来A股 这家公司筹划重组成飞集团!2000亿军工龙头横空出世?股吧彻底沸腾!
  • 04/安恒信息20CM跌停!葛卫东“逃了”
  • 05/A股年报业绩抢先看!逾200家公司发布预告,预喜为主流!这些公司净利润暴增(名单)
  • 06/这个美国人狂言,对中国实施十年以上的技术封锁!
  • 07/1月12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或利空消息
  • 08/特斯拉“八车连环相撞”案视频曝光:没有外因情况下突然停车
  • 09/道达投资手记: 大盘调整将至? 需观察3150点支撑
  • 10/最新CPI、PPI数据出炉!释放什么信号?
  • 01/90后也报复性存钱,专家急了
  • 02/商务部、人民银行通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 03/银保监出手,开年124罚!浙商银行、华夏银行领“首单”
  • 04/数字人民币黑科技上线,解决无网无电支付难题,茅台已入局
  • 05/银行理财发行暖意浓 创新主题产品频登场
  • 06/三任董事长“前腐后继”、13位高管辞任,徽商银行资产减值损失增至135亿
  • 07/80亿转债上市首日“破发”后 股价低迷的齐鲁银行拟下修转股价
  • 08/九江银行吓了市场一跳
  • 09/多位老人农行外排队数小时领养老金 银行:要办5个乡个人养老金业务
  • 10/上市银行再现高溢价定增!六大国企20亿元驰援无锡银行,大股东易位
  • 7X24小时

    徐小明 凯恩斯 占豪 花荣 金鼎 wu2198 丁大卫 易宪容 叶荣添 沙黾农 冯矿伟 趋势之友 空空道人 股市风云 股海光头
    杨伟民 杨伟民
  • 李德林: 内幕交易再现案中案
  • 温彬: 2023CPI温和上涨 PPI走出通缩
  • 曹中铭: 收购亏损资产 上市公司须谨慎
  • 李迅雷: 从全球经济看中国风险与机遇
  • 姜兆华: 2023年大部分城市或放开限购
  • 交易提示 操盘必读 证券报 最新公告 限售解禁 数据中心 条件选股 券商评级 股价预测 板块行情 千股千评 个股诊断 大宗交易 财报查询 业绩预告 ETF期权 类余额宝 基金净值 基金对比 基金排名商品行情 外盘期货 商品持仓 现货报价 CFTC持仓 期指行情 期指持仓 期指研究 行业指数 权重股票 期货名人 专家坐堂 高清解盘 期货入门 各国国债 期市要闻 期货研究 机构评论 品种大全外汇计算器 人民币牌价 中间价 美元指数 直盘行情 所有行情 美元相关 人民币相关 交叉盘 拆借利率 货币分析 机构观点 经济数据 专家坐堂 分析师圈 国债收益率 全球滚动 CFTC持仓 比特币外汇计算器 黄金资讯 白银分析 实物金价 ETF持仓 黄金TD 白银TD 金银币 专家坐堂 基础知识 现货黄金 现货白银 现货铂金 现货钯金 高清解盘 黄金吧 白银吧 黄金分析 CFTC持仓
    董明珠还能为格力奋战多久?|《至少一个小时》 董明珠还能为格力奋战多久?|《至少一个小时》
    梁建章:中国人口衰竭的速度前所未有 梁建章:中国人口衰竭的速度前所未有
    冷友斌回应网友质疑:说价格高 对飞鹤不公平! 冷友斌回应网友质疑:说价格高 对飞鹤不公平!
    王中军:我喜欢比较“江湖”一点的人 王中军:我喜欢比较“江湖”一点的人
  • 二姐bao0610:贝莱德计划在全球裁员大约500人
  • 遂昌快活林:#军工# 估值2000亿!成飞集团要借壳
  • 风飞天涯之讯:今日大盘观点:今日沪指大概率将下行至31
  • 阿力2018:多胎概念!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人口
  • 回首联盟:亿纬锂能的业绩符合机构预测
  • 弘辽zm5:复产复工后,对能源的需求
  • 孤独的想:一个多月没有更新资金状况了
  • BieZhiPing:周四美国将公布备受关注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 01-18 凌玮科技 301373 --
  • 01-16 保丽洁 832802 7.95
  • 01-16 信达证券 601059 8.25
  • 01-13 江瀚新材 603281 35.59
  • 01-12 乐创技术 430425 12.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