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苏州城内一家失窃店铺的屋檐下挂着一个草人,草人的一条腿被锁住,身上还挂着一张写满字的布片,大致意思是: 八月初八日夜,店铺失窃各色丝线近百条,至今没有找到,现在叩拜请过往神圣显灵,惩罚小偷在小门(地名)现身。拜求!

八月的苏州,张老板的丝线店位于城内最繁华的地段,平日里生意兴隆,街坊邻居都对他和他的店铺极为信任。然而,这个平静的小城却在八月初八的一个夜晚被打破了。

那夜月色黯淡,店铺街道寂静无声,远处的虫鸣偶尔响起。张老板一如往常打烊休息,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一夜会成为他生活中的巨大转折点。当他第二天清晨走进店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货架上本来整齐摆放的丝线全部消失了,只留下几根零散的线头挂在边缘,仿佛嘲笑着他的粗心大意。

张老板站在店铺中央,四处打量着,似乎在寻找一些线索。他走到门口,看了看门锁,竟发现没有任何撬动的痕迹,显然小偷是从其他地方悄然进入。张老板心里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立刻去附近的邻居家打听,看看是否有人昨晚听到动静。但令他失望的是,没有人听见任何异常的声音。

无奈之下,张老板报了官府,期望他们能帮他找回丢失的丝线。然而,官府的效率令人沮丧。官差们敷衍了事,既没有细致调查,也没有派出足够的人手追查此事。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丝线却毫无音讯。

心急如焚的张老板陷入了无尽的焦虑之中,他反复思索,最终决定采取一种古老的办法——在店铺门口悬挂草人,祈求神灵显灵,惩罚盗贼。在过去,这种方法被认为能够唤醒神明的愤怒,逼迫小偷现身,归还赃物。

张老板亲自找来草绳,细心地扎了一个草人。草人做得十分简单,瘦小的身躯吊在店铺的屋檐下,草条随风轻轻摇曳,似乎在向过往的行人无声诉说着一场未解的冤屈。草人的右腿被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锁住,这象征着小偷将被束缚住,逃不出天理的惩罚。

为了更进一步表达他的恳求,张老板在草人身上挂了一张布片,布片上写着:“八月初八日夜,店铺失窃各色丝线近百条,至今没有找到,现在叩拜请过往神圣显灵,惩罚小偷在小门现身。拜求!”

张老板的举动引起了街坊邻居的关注。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在店铺前,讨论着这个古老的习俗。有人认为,这种方法虽然看起来有些迷信,但可能会有些效果;也有人觉得这只是张老板无奈之下的徒劳尝试。无论如何,张老板已经下定决心,草人就这样一直挂在店铺的屋檐下,迎接每一天来来往往的路人。

几天过去,苏州城里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张老板依然没有放弃。他坚信正义终会降临。就在草人挂起的第三天,苏州城小门附近的街头,张老板偶然看见了李小江,一个平日里和他关系不错的年轻邻居。

李小江年轻力壮,本来在工厂工作,但最近工厂裁员,他也失去了工作。张老板本不曾怀疑过李小江,直到那天,他注意到李小江频繁出现在小门附近,神色紧张,目光躲闪,仿佛有意避开人群。他总是匆匆走过,不敢正视任何人。这一切都让张老板感到奇怪。

张老板决定亲自探究。他走近李小江,装作不经意地说道:“小江,最近怎么样?怎么老是在这边转悠啊?”李小江顿时脸色大变,嘴唇轻轻动了动,仿佛要解释什么,但最后却只是摇了摇头,急匆匆离开。

这番对话加深了张老板的怀疑,他开始更多地关注李小江的行动。几天后,李小江再次出现在小门附近,这次,他的神情比以往更为焦虑,似乎正在等待什么。张老板看在眼里,心中的疑云逐渐密集。

一天傍晚,张老板终于决定正面询问李小江。他在李小江走过小门时,拦住了他,面带和气地说:“小江,你最近怎么总是这样心神不宁的?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李小江看到张老板,愣了一下,脸上显露出一丝慌乱,随后低声回答:“老板,我……我真的没事。”

张老板并没有急于逼问,而是缓缓说道:“如果有什么难处,你可以和我说。咱们都是街坊,我能帮忙的地方一定会帮。”这番话似乎触动了李小江,他停下了脚步,脸上的表情变得复杂。他看了看周围,深吸了一口气,终于低声说:“老板,我……我想和你说点事情。”

两人回到张老板的店铺里,李小江低着头,手指紧紧搅在一起,仿佛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终于,他开口了:“张老板,对不起,那些丝线……是我拿的。”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张老板虽然有所怀疑,但听到亲口承认,心中依然震惊。李小江继续说道:“我母亲生病了,急需用钱,可我失业了,实在没办法。我想着卖掉这些丝线换钱给她治病,可现在我知道我错了。”他说完后,整个人都软了下来,脸上满是疲惫。

张老板听完,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他没有直接责骂李小江,而是平静地说道:“你母亲生病,我能理解你的苦衷。但偷窃终究是错的,你愿意把丝线还回来吗?我们可以想其他的办法解决。”


张老板没有追究李小江的责任,也没有报警,而是告诉他:“今后要走正路,任何困难都有解决办法,偷窃绝不是出路。”

#头条创作游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