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氨化处理:一种科学的牛羊饲草制备方法

作物秸秆主要是农作物籽实收获后的茎秆和残存的叶片,农作物秸秆数量比较庞大,据测定:每产600公斤玉米就有1000公斤左右秸秆,每产1000公斤稻谷就有1100公斤左右的稻草,每产1000公斤小麦就有1000公斤左右的小麦秸秆,农作物秸秆是农村传统冬春季节用来喂牛羊的饲料。千百年来农村冬春季节实行圈舍养牛羊就是采用干玉米、稻草、高粱等秸秆。因此在农村养殖的牛羊就会发生“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现象,倒冬时有发生,到春天,圈舍养殖的牛羊瘦骨嶙峋,风都吹得倒。
哪些秸秆可以用来喂牛羊?怎样对秸秆进行加工呢?国内能够用来喂牛羊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秸秆,稻草,高粱秸秆,小麦秸秆、燕麦秸秆、大麦秸秆等麦秸,豆秸和谷草等,这些秸秆都是粗饲料,不仅营养价值低,消化率也低。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秸秆作为丰富的饲草资源,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干秸秆的营养价值较低,难以满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本文将详细介绍干秸秆的氨化处理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堆贮、窖贮和袋贮等方式,提高其营养价值,为牛羊提供优质的饲草。
一、几种常见量大的农作物秸秆饲用价值

1、玉米秸秆:
农村的干玉米秸秆是在秋收后,将玉米秸秆收割在田间晒干后打捆贮藏,日晒雨淋,养分已经没有多少了。玉米秸秆不仅粗纤维含量高,而且具有坚硬光滑的外皮,会扎伤牛的口腔粘膜,难于消化,消化率低,粗蛋白质少,水份少,体积大。玉米秸秆粗纤维的消化率在65%左右。干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农村冬天就用它来喂牛羊,不经处理,简单切短喂,牛一般是挑选玉米秸秆稍和玉米叶吃,茎秆不吃,浪费很大。
玉米秸秆的饲用价值低于稻草,充分利用玉米秸秆制作青贮饲料,可以提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促进了圈养牛羊的发展。玉米秸秆一般是采用青贮处理,在秋收季节利用部分带青叶的秸秆制作青贮饲料,或者采用氨化处理、碱化处理或者种植秸秆颗粒饲料喂牛羊。干玉米秸秆喂牛必须经过加工处理,可以提高消化率和采食率,玉米秸秆数量多,体积大,除了青贮饲料外容易保存,其他的不容易保存,容易发霉、火灾、老鼠做窝等,如果将农作物秸秆经过氨化处理粉碎后加入其他饲料制作成颗粒饲料喂牛羊效果更好。农作物秸秆经过氨化处理后制作成颗粒饲料,减少体积,便于贮存和喂牛羊。

2、小麦秸秆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占第三位的粮食作物,小麦秸秆的数量在麦类秸秆中也最多。小麦秸秆就是体积大,贮藏不方便并且不安全,直接作为牛羊饲料消化率低,据研究,小麦秸秆干物质的消化率为45—51%、粗蛋白质含量为2.54%,低于其他农作物秸秆。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质少,水份少,体积大,质地坚硬,适口性差,家畜采食量少,这些限制了小麦秸秆直接作为饲料喂牛羊。
小麦秸秆与玉米秸秆不一样,玉米秸秆可以在玉米成熟而部分叶片呈现青绿色时收割,这个时间的玉米秸秆含有充足的水分,制作青贮饲料比较好。而小麦秸秆必须是小麦完全成熟后才能收割,这个时间小麦秸秆已经干透了,不能制作青贮饲料。没有经过处理的小麦秸秆牛羊是不采食的,经过加工可以作为牛羊饲料,可以采取氨化处理或者碱化处理,就可以提高消化率和采食量。由于小麦秸秆体积大,可以粉碎后制作颗粒饲料喂牛羊。

3、稻草
稻草是我国南方、东北农区主要粗饲料来源,稻草的营养价值低于燕麦秸秆、谷草等,高于玉米、小麦秸秆。牛羊对稻草的消化率为50%左右。一般稻草含粗蛋白质3—5%、粗脂肪1%左右。含有比较多的硅和木质素,因此消化率比较低,含磷比较少,缺钙。稻草经过加工可以作为牛羊饲料,可以采取氨化处理或者碱化处理,就可以提高消化率和采食量。稻草做成饲料,必须提高稻草的饲用价值,除了在饲料中添加矿物质和能量饲料外,必须对稻草作氨化或者碱化处理,或者添加尿素。秸秆氨化处理,稻草中的含氮量可以增加一倍,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可以提高20—40%,达到26%左右,粗纤维的消化率可以达到61%。
二、农作物秸秆氨化处理方法
1、堆贮法
堆贮法一次处理农作物秸秆数量比较大,一次可以处理农作物秸秆3000—4000公斤,这种方法适于液氨处理,可以用0.08—0.2毫米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如用10X10米时,一次氨化秸秆可以达到3500公斤左右,堆积的高度2.5米左右,底为5X5米比较好。当秸秆堆积高50厘米时在秸秆上面分别平放直径为10毫米,长4米左右的硬质塑料输氨管2根,在塑料管前段三分之二的部位钻若干个小孔以便充氨气。继续堆积秸秆达到2.5米,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下端必须用泥土压实,按照秸秆重量3%的比例向秸秆堆内缓慢输入液氨,输氨结束后抽出塑料管,堵严密封2—4个星期,然后揭开薄膜晒2—3天,待氨味消失后,就可切碎喂牛、羊。
2、窖贮法
窖贮法也适于液氨处理,也可以用尿素,方法是先将稻草铡成2—3厘米长,然后按100公斤秸秆用2—4公斤尿素兑20—30公斤水搅匀,在窖或池分层放入秸秆和尿素溶液。填满后用塑料薄膜盖好,并排出空气用湿泥封严边沿。温度在20℃以下需14—28天,温度20℃以上需7—14天,温度30℃以上5—7天。这时透过封盖的塑料薄膜可看到秸秆呈深棕色。打开塑料薄膜释放氨味,当秸秆散发出糊香味或微酸的香味时,说明已氨化好,就可用来喂牛、羊。
3.袋贮 袋贮是指将处理后的秸秆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处理,这种方法适于液氨处理,也可以用尿素,处理方法与堆贮法和窖贮法相同。
农作物秸秆的氨化处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牛羊饲草制备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其营养价值,鸡蛋牛羊养殖成本。通过堆贮、窖贮和袋贮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秸秆的消化和吸收,为牛羊提供优质的饲草。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注意控制处理条件和贮藏方式,以确保秸秆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