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繁华的都市梦被裁员的寒潮击碎,当高额的房贷成为压垮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个北京中年人的命运在疫情的风暴中飘摇不定。这背后,是时代的变迁,还是个体的无奈.......
我叫王强,45岁,在北京打拼了20年,本以为已经站稳了脚跟。
谁知道命运这个老玩意儿,说翻脸就翻脸,比翻书还快。
那天,我还在办公室里为下个季度的销售目标绞尽脑汁。
突然,人事部的小张一脸为难地走过来,递给我一份文件。
"王哥,公司因为疫情影响,不得不进行人员优化......"
我愣住了,脑子里嗡的一声。
这份工作,可是我拼了老命才争取到的啊!
回到家,我连鞋都没脱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浑身像被抽空了力气。
老婆小梅见状,连忙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我苦笑着把裁员的事一说,小梅的脸瞬间就白了。
"那...那我们的房贷怎么办?"她颤抖着声音问。
我们刚买的这套学区房,每月要还两万多的房贷。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失业的消息像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我们平静的生活。
小梅开始絮絮叨叨地数落我:"当初就说不要买这么贵的房子,你非不听......"
我心里憋屈,但又不敢发作。
毕竟,买房是我拍板的决定。
儿子小明放学回来,看到我们愁眉苦脸的样子,乖巧地问:"爸爸妈妈,你们怎么了?"
我强颜欢笑,摸摸他的头:"没事,爸爸妈妈在讨论大人的事。"
小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乖乖回房间写作业去了。
看着儿子的背影,我心里更难受了。
为了让他上个好学校,我们倾其所有买了这套房。
现在可好,房子是买了,学校是上了,可我自己却失业了。
这叫什么事啊!
晚上,我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脑子里不停地盘算着:储蓄能撑多久?房贷怎么还?新工作去哪找?
越想越烦,我悄悄起身,来到阳台上抽烟。
北京的夜景依旧繁华,灯火通明。
可我的心里,却是一片黑暗。
我不由得想起了老家的父母。
当初执意要留在北京的时候,他们劝了我好久。
现在想想,或许回老家才是更好的选择?
但转念一想,我又摇了摇头。
不行,我王强可不是轻言放弃的人!
第二天一早,我就开始投简历。
可是,年龄成了最大的障碍。
一家又一家公司,要么婉拒,要么干脆不回复。
我心里越来越沮丧,但还是咬牙坚持着。
小梅看我整天愁眉苦脸的,也心疼了。
她主动提出去找份兼职,贴补家用。
我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同意了。
毕竟现在,我们需要每一分钱。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省吃俭用的日子。
以前周末带孩子去游乐场的习惯,改成了家庭电影night。
外卖和餐厅也成了奢侈品,小梅每天变着花样做家常菜。
小明似乎察觉到了家里的变化,主动要求不去补习班了。
这个懂事的决定,让我和小梅既欣慰又心酸。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的储蓄也在慢慢消耗。
眼看着就要支撑不下去了,我决定放下身段,去送外卖。
第一天穿上那身醒目的制服,我还有些不好意思。
生怕遇到认识的人。
可没办法,活着最重要。
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份工作。
虽然辛苦,但至少能糊口。
有天送餐时,我偶然遇到了以前的同事小李。
他惊讶地看着我:"王哥,你怎么......"
我苦笑着解释了现状。
没想到小李听完,突然说:"王哥,我们公司最近在招人,要不要试试?"
这个消息让我看到了希望。
经过几轮面试,我居然真的被录用了!
虽然工资比以前低了不少,但总算有了稳定收入。
小梅听到这个好消息,激动得哭了。
我们全家都松了一口气。
这场风暴,总算是熬过去了。
回首这段经历,我有了很多感悟。
生活就像是一场马拉松,不是冲刺,而是要学会长久坚持。
我们不能指望一帆风顺,但只要不放弃,总会柳暗花明。
现在的我们,虽然生活还是紧巴巴的。
但我们更懂得珍惜了,也更团结了。
每天晚上,我们会围坐在一起,聊聊各自的一天。
这种温馨,是金钱买不到的。
或许,这就是生活给我们的礼物吧。
全网首发,原创文章,严禁搬运,搬运必**。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