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一把火” 实现“废变肥”
城北办事处确保秋收田野不冒一处烟
9月29日,应城市城北办事处韩湾村手工酿酒作坊的土灶内,欢快的火苗正在跳动,炉内经过处理的芝麻秸秆燃料不见一丝黑烟;红堂村内一垛垛稻草和秸秆有序堆放着,这些秸秆是准备加工成饲料的。“有的秸秆就地粉碎在地里了,其他的都收集起来再次利用……没人焚烧秸秆。”城北办事处魏河村65岁的农民魏大么说。
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有耕地面积约5万亩,主要作物为水稻、小麦和油菜,年产量达3341万公斤,每年产生秸秆3750万公斤。近年来,办事处在推进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上两手同抓,管好“一把火”,实现“废变肥”。
加强宣传,强化禁烧意识。通过党员群众会、专栏、标语、横幅、宣传车、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宣传和普及,强化秸秆禁烧意识。结合未成年人教育,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秸秆禁烧专题教育活动,向学生家长宣传禁烧工作。
分村包片,责任落实到人。办事处与各村委会签订责任书,村“两委”干部责任到组、到户、到田块。各村分组成立秸秆禁烧小分队,负责所包村组秸秆面积逐组、逐户、逐田登记造册工作和宣传、督查工作。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5月至6月、9月至10月禁烧期间,每日晚6点前将辖区范围内的当日机收秸秆还田亩数、播种亩数,火点情况,工作开展情况报办事处秸秆禁烧办公室,彻底管好“一把火”。
控制首尾,推进综合利用。对全处范围内从事机收作业的农机手、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律实行“低茬收割、粉碎还田”责任承诺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邀请农业部门分村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秸秆原料化、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此外,对于散落的秸秆进行集中收集,送给当地的作坊做燃料,进一步提升秸秆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