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贵州人用稻草烧成灰包粽子吃,做法奇葩原因你想不到
端午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说起端午,就一定离不开吃粽子的事了,比如红豆味的、五花肉味的、甜枣味的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味。然而,在我国的贵州黔南布依族,却有一种特殊的粽子吃法,乍一听叫人难以接受,它就是草灰棕。

草灰棕,顾明思议,制作的材料中必须含有稻草烧成的灰。说到这里,一定有好奇的宝宝们想要问,草灰做成的食物能吃吗,健康吗?那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草灰棕的制作过程,糯米稻杆在燃烧后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必须要清除杂质,经历一个筛选的过程,在这之后留下的细腻粉末才是能够食用的草灰材料。之后再加入糯米、红豆、腊肉以及其他调料搅拌均匀,裹以粽叶,烹煮数个小时即可享用美味啦。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从材料的选择到最终制成都是要经过严格的操作的。

这样与众不同的吃法,贵州人为何如此偏爱呢?毕竟吃草灰可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想起来舌尖就会有一种苦涩的味道。其实,燃烧后的稻草灰属于植物碱,与糯米融合在一起口感软糯,食用后更有助于肠胃消化的功效,也难怪贵州人如此偏爱了!地域差异引起饮食习惯的不同,或许常常会不被人理解,但其实,这些都是人们生活智慧的体现。草灰棕既用到了糯米稻杆,也融合了糯米,物尽其用。这难道不是学会利用身边现有的工具,最后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如果有机会去美丽的贵州,可以感受一下这里的草灰粽子,就能体会它真正的特别所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