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答案,你知道图片中的稻草用来做什么?
承天巷一座古大厝改造的菜馆内,老板用心布置了一个照片墙,是泉州一些古今风物。其中一张照片抓住了我的眼球:一个包着“番巾”的妇女挑着一捆稻草做的东西,似乎在售卖。我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什么物件,却煞有介事问身边一个大三的小姑娘。

她仔细研究了一下,说这是一个什么垫,应该是给动物用的,毕竟是稻草。
我笑而不语。她又仔细琢磨了一番,说给动物用的应该不会编得这么精致,是给人用的吧。
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也为这个小姑娘的分析点赞。

没错,这个就是以前农村用来过冬用的稻草垫,兼具席梦思和垫被双重功能。
孩提时,住在清初祖先留下的大房子,就像今晚的菜馆一样的五开间。从有记忆起,就记得每年入冬前,母亲总会抱来稻草,把耙田用的五齿钉耙翻过来,然后抓着稻草从钉钯间穿过,用力扯几次。稻草的残叶被钉耙勾住,再稍微挑选整理一下,一堆金黄色的干净的稻草杆就准备好了。
母亲拿起稻草,像编小姑娘的辫子一样,把一撮一撮稻草编在一起。几个稻草床垫在母亲灵巧的双手下渐渐成型。

经过敲打和日晒的垫子铺在床上,上面附着草席,睡起来十分柔软,稻草的吱吱作响犹然在耳。还记得在上面滚来滚去的日子,记得有时会看到小小的“dái”在草垫上爬来爬去——一种会让你到处痒痒的坏家伙,记得日光下家家户户晒草垫的风景……
一段抹不去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