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分类利用稻草 变废为宝增收益
中新网安徽新闻2月20日电 (通讯员 余大国 黄健生)桐城市将收集到的稻草分档次利用,分成较低档次的燃料和较高档次的饲料和原料,变废为宝,增加收益。
这几天,在青草镇徐漕村,机声隆隆,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正在全负荷运转。叉车将成捆的稻草填喂到一台大型机器里。经过除尘和揉丝以后,稻草成为优质的牛羊饲料。
据桐城市志汇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谢菊介绍,收集来的稻草分为三个档次,最低档次的卖给电厂作燃料,中间档次的卖给菌棒厂和板子厂作原料,最高档次的,经过除尘加工后,作为饲料喂牛羊。现在农场每天加工稻草原料100吨左右,每天收益约5万元,经济效益颇佳。
据了解,桐城市地处长江北岸,每年水稻种植面积达60余万亩,稻草资源丰富。除了部分粉碎还田,桐城市还开展收储,实施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利用,变废为宝,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
徐漕村党总支书记徐立说:“我们村每年有稻草秸秆2000余吨,现在我们给它找到了出路,变废为宝,加工成饲料和燃料,过去没人要的秸秆如今成了‘香饽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