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秸秆的出路在何方?

——南县推进稻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基地建设纪实

南县农机事务中心主任和宏达农机总经理在生产车间(徐建辉 摄)

三伏炎炎,热浪滚滚。

南县乌嘴乡港口稻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基地,“车间生产挥珠汗,露旷辛勤衣滴涟。”工人们面对供不应求的订单,正挥汗如雨,启动吊车将机械化打捆离田后的稻草秸秆送入漏斗,进入流水生产线,之后出来的牛羊饲料便可直接装车,发往周边县市及云、贵、川等地方。

这是南县自去年开始,稻草秸秆机械化打捆离田实现综合利用后,全县目前最有实力的一家稻草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基地之一。此项目此基地由南县县委、县政府牵头,县农业农机主管部门指导,南县宏达农机科技有限公司筹建。去年9月基地开始加工稻草秸秆,截至目前已完成加工量15000吨,解决了4个乡镇稻草秸秆的去留问题。明山头镇加工基地现正在筹建,完全运作起来后,两个基地可以解决7——8个乡镇的稻草秸秆问题。此举为南县露天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发挥了擎天一柱作用。

港口基地生产车间一角(徐建辉 摄)

引进项目,解决稻草去留问题

稻草历来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几千年来,农民用稻草盖茅草房,生火做饭,饲养耕牛。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量楼房和砖瓦房不再使用稻草,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家庭做饭用液化气取而代之,使得稻草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面对大量堆砌的稻草,农民习惯于付之一炬,简单的将稻草焚烧。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弥漫在空气中,污染蓝天、大气和水源。农作物露天秸秆禁烧工作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近年来,秸秆禁烧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农民的禁烧意识还有待加强,焚烧秸秆行为还没有得到完全禁止,洁净的蓝天还面临威胁。如何完全告别秸秆焚烧,有效解决稻草的去留问题,成为禁烧部门一项重要任务。

南县农机事务中心作为全县农作物露天秸秆禁烧的牵头部门,禁止秸秆焚烧,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稻草秸秆机械化打捆离田,实现综合利用,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最安全、最环保的解决稻草去留问题的方式。2023年,南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考虑到南县是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省级财政直接拨款扶持,专款用于项目建设。作为项目承办企业——南县宏达农机科技有限公司,本着负责任、有担当的原则,总经理刘建军一行第一时间远赴安徽、江西等地考察。回来后立马着手项目立项和堆场选址。乌嘴乡港口村作为河东片的中心地带,便于稻草收集,节省运输成本,首家稻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生产加工基地在此落户。

分料箱制造现场 (徐建辉 摄)

寻找方法,熟练掌握加工流程

南县地处洞庭湖区腹地,广袤空阔,一马平川,耕地面积达到93.11万亩,总量居全省县、市、区前列。一年两熟的水稻,大量的稻草秸秆去留问题,既可看作一种负担,也可称为一种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种资源,让其产生效益,变过去秸秆粉碎还田为综合利用,不愧为一种最好的途径。南县宏达农机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赴外地考察小麦、玉米秸秆饲料化处理技术后,深受启发,决定购买一部分新设备和改造、调试现有设备,着手推动项目上马。

稻草秸秆饲料化的加工利用,是2018年才开始的,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一整套完善的成熟的技术机制。南县宏达农机敢为人先,组建技术团队,寻找方式方法,熟悉操作流程。整个生产加工流程主要是首先圆捆打包。收割后的稻草经晾晒后,采用圆捆稻草捡拾机直接将稻草捡拾并打捆;其次运送堆砌。圆捆稻草从田间运到加工基地,堆放贮存;再次切碎揉丝。加工前先通过机械解捆并晾晒后,用揉丝机切碎揉成丝状,或撕碎机切断撕碎;继而筛选清杂。将揉碎稻草用风选机清选或滚筒筛选机筛选,选出牛羊适口性强的饲料草。同步进行环境、脉冲除尘,达到进一步过滤,清除杂质,提高口感,除去沙尘泥土。同时清理夹在稻草中的谷粒;最后是成品打包。打包后的成品即可出厂销往外地。

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机具的多元化程度,宏达农机自主设计、研制出秸秆分料箱,此机具既可用于柔丝机分料,又可用于撕碎机分料。


满足市场,实现综合利用效益

过去稻草曾发挥过重要功能,但近年来其去留问题成为农民心中棘手的难题。宏达农机自开展稻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后,稻草变废为宝,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稻草全身都能派上用场。

稻草秸秆加工流水生产线所生产的成品功能各不相同,完全能适应市场不同的需求。“五道绳”成品采用五道绳大包压缩机打包,包砣重700公斤,适用于大型养牛场。“小套袋”成品用小套袋压缩机打包,每砣重30—35公斤,适用于小型养牛场或养羊。“蘑菇基料”成品是筛选后稻草湿度较大,不能作为牛羊饲料的草,直接打包销售,用作蘑菇基料。“燃料”成品是既不可做饲料的稻草,又无法进行菌菇基料消化的,直接作为燃料送垃圾厂焚烧发电。“生物质颗粒”成品是将劣质草外加草灰、木屑、树枝等,混合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取代煤炭、电源,火力好且无烟,属环保型新能源。

稻草秸秆的综合利用,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据市场调查和市场行情,稻草离田用工成本每吨250元,加工成本及电费每吨150元,损耗20%,仅此一项,每吨草饲料纯利40元。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成捆的稻草每天可筛选出500公斤左右的饱满稻谷或秕谷,可作为鸡鸭饲料,相当于1亩稻田的产量和纯收入。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摆在首位的。稻草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实现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效结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助力乡村振兴,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功不可没。同时,有效解决了稻草去留问题,杜绝了稻草直接焚烧污染环境,大大改善了空气质量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为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找到了一剂良方。

美丽富饶的湖乡大地,1075.62平方公里的平畴沃野,随着稻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推进,一个矗立在南县,力争达到全省稻草秸秆加工量最大、收藏能力第一的稻草饲料化综合利用企业,将横空出世。到时,南县的天空再也不会“霾满城香楼,云漫无遮日”,美好的明天一定会“空中焰若烧蓝天,万里滑静无纤烟”。


来源:南县农机事务中心 徐建辉

编排:张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