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儿童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广泛。近年来,儿童性骚扰这个问题已逐渐浮出水面,儿童性教育也成为家长的关注点。
如何学会拒绝,保护自己?博爱教育集团从2014年起,就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之我会洗内衣,通过让孩子了解内衣的历史、作用,认识内衣“覆盖”下的自己,了解内衣覆盖下的“小秘密”,学会拒绝,学会倾诉。
游戏和绘本传授儿童性知识
“男孩子必须找女孩子做朋友,女孩子必须找男孩子做朋友。”二年级的课堂上,教师徐佳滢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调动孩子对异性的观察兴趣。“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同点?”小朋友们给出了一系列的答案:男孩游泳时只要穿一条裤子,女孩子还要穿衣服;男孩站着尿尿,女孩蹲着尿尿……“通过孩子们的回答,可以看到他们有了初步的性别意识,做为老师,就需要引导他们能学会保护自己。”徐佳滢说。
“什么是隐私部位?”课堂上,徐佳滢也给出了准确的定义,并通过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别人可以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除特殊情况外,一定要学会拒绝,保护自己。
绘本《男孩子,女孩子》和《不要随便摸我》是被使用最多的性教育启蒙“教材”。“学生更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理解如何保护自己,受侵犯时应该怎么做。”徐佳滢说,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基本能理解,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属于自己的,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身体。
科学指导青春前期同伴交往
除了对低年级的性知识启蒙教育,博爱教育集团很早就开始了青春前期——小学中高年级的同伴交往指导。“为此,我们专门做了一个课题研究,通过各类活动达到良好的同伴交往指导。”该项目研究领衔人张蔚告诉记者。
“性教育不仅包括基本的性知识,更应该包括人与人的交流技巧。我们需要学会与其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张蔚表示,课题通过三年的时间,明确了青春前期同伴如何交往——善于表达;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异性;学会欣赏;完善自己。
“特别是异**往的问题。”张蔚表示,通过调查发现,孩子们不愿与异**往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点:兴趣爱好不同;在性格上或生活习惯上各自存在小缺点;怕同学造谣起哄;怕家长和老师误会。“根据这些原因,我们设计了一些男女生合作的游戏,打破了男女生之间的隔阂;而通过‘男生女生夸夸看’,让大家寻找男生女生身上的优点,孩子们逐渐学会用欣赏的心态看待异性。”在一声声真诚的夸奖声中,男生女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防性侵、讲述性知识,
还有这些做法
1、2017年, 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防性侵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辖市、区教育局,直属及有关学校,开展隐患排查提高安全警惕性,要全面检查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漏洞,重点检查教职工、学生是否有异常情况。做好预防教育提高防范保护意识。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班队会、主题活动、编发手册、QQ和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犯教育。强化岗位职责和师德法纪教育。
市教育局还与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专题教育片《安安康康防性侵》,要求在放假前开展一次预防性侵专题教育。
2、2017年12月,由江苏省检察院和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护苗共成长”法治教育示范课全省巡讲活动在清潭中学举行。巡讲团围绕“花季保‘未’战—让花季远离性侵害”等两个主题进行了巡讲。
法治课上,昆山市检察院未检科副科长朱佳敏、南京栖霞区检察院未检科检察官助理刘艳作为检察官巡讲员,以PPT的形式为大家讲述了什么是性侵害、性侵害的类型、如何预防性侵害等问题,并通过趣味问答的互动形式,帮助同学们记忆知识要点。
3、近期,一场别开生面的“女童保护”防性侵知识会在鸣幼集团天润幼儿园大班组进行。
本次活动由该园接受过相关培训、通过严格考核获得女童保护讲师的张芳芳医生和陈燕青老师负责。
据了解,全国各地百名女记者于2013年联合京华时报社、人民网、凤凰公益等媒体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2015年,“女童保护”升级为专项基金,设立在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下。“女童保护”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2017年暑期,新北区百余名教师接受了该基金会的培训,经过考核后,最终获得讲师资格证。目前,这些讲师已经走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宣讲。
活动中,讲师们以理论讲解、互动答疑等方式,从如何爱护身体、分辨性侵害、防范性侵害以及遭遇性侵害后如何保护自己等多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作讲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