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奔]儿科基本废了,上月全科总绩效竟然只有几千元,这让全科十多号人怎么分?还好,领导同意科主任找财务科预支了部分好让大家维持生计。想那些年,儿科门庭若市,加床、招人、招科主任,属于医院的明星科室,这才几年,竟然衰落至此!现在儿科和妇产科都成了难兄难弟,也成了院里的“包袱”,弃之可惜,留着并无多大用武之地?

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很荒唐?曾经的明星科室,现在竟然成了医院的包袱。儿科的衰落,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不妨来细细琢磨一番。

首先,得说说咱们的医疗环境。近年来,儿科医生短缺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数据显示,全国儿科医生缺口至少在20万以上。20万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想想看,这么多人都缺,儿科医生能不累吗?一个医生要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病人,谁受得了?这就像让一个厨子一天炒一千个菜,铁人也撑不住啊!

再看看儿科医生的工作环境。儿科医生不仅要应对各种复杂的疾病,还要面对小患者的哭闹和家长的焦虑。孩子生病,家长心急如焚,难免会有情绪。可是,有些家长的情绪实在是太激动了,动不动就吵闹,甚至动手。医生不仅要治病,还得防身,这工作环境能好得了吗?

还有,儿科医生的收入问题。儿科医生的收入普遍偏低。为什么呢?因为儿科的收费项目少,价格低。一个感冒发烧,开点药,收费也就几十块钱。相比之下,其他科室动辄几千上万的手术费,这差距太大了。收入低,工作累,风险高,谁还愿意干儿科?

这些年,儿科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很多医院为了节省成本,干脆缩减儿科,甚至直接取消。儿科医生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绩效越来越低。上个月,全科总绩效竟然只有几千元,这让十多号人怎么分?大家都是有家庭有孩子的,这点钱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还好领导同意科主任找财务科预支了部分钱,大家才勉强维持生计。

想当年,儿科可是医院的明星科室。门庭若市,加床、招人、招科主任,忙得不亦乐乎。那时候,儿科医生们个个干劲十足,工作起来有奔头。可是现在,儿科和妇产科都成了难兄难弟,成了医院的“包袱”。弃之可惜,留着并无多大用武之地。

为什么会这样?咱们不妨再深挖一下。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生孩子的越来越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新生儿数量创历史新低。生孩子少了,看病的孩子自然也少了。儿科的病人少了,收入自然也就少了。

再说说医疗政策。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鼓励患者到基层医院就诊。很多小病小痛,直接在社区医院解决了。儿科的病人分流到了基层,儿科医生们的工作量减少了,收入也跟着减少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大医院的资源集中,基层医院的资源匮乏。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看病,不惜千里迢迢跑到大城市的大医院。大医院的儿科医生累得要死,基层医院的儿科医生却闲得发慌。这种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直接影响了儿科的发展。

儿科医生们的困境,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我们需要反思,需要行动。政府需要加大对儿科的投入,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改善儿科医生的工作环境。社会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们需要更多的理性和耐心。只有这样,儿科才能重新焕发活力,儿科医生们才能重新找回工作的热情。

最后,不得不说,儿科的衰落,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很多行业,很多岗位,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更多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健康和谐。

各位观众老爷们,你们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