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县委书记说,现在很多人对当官的有看法,他感慨,其实当官也很不容易,很多官员都有“一多两少”的痛苦。

“一多”便是事务繁多。在基层治理的舞台上,官员们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从宏观的政策落实到微观的民生细节,无一不需要他们精心谋划与严格把关。例如,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中,县委书记需要带领团队深入各个乡村,精准识别易返贫致贫人口,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措施。这不仅涉及到产业扶贫项目的规划与推进,还要确保教育、医疗等保障性政策全面覆盖。同时,还要应对上级部门的各种考核、检查和任务部署,将众多的政策指令转化为适合本地发展的具体举措。招商引资工作也不能落下,为了吸引企业投资,他们得亲自考察项目、参与谈判,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像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家,让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又协同合作,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这些事务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占据了他们的每分每秒,使得他们难以有片刻的清闲。

“两少”之中,其一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官员们的日程表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会议、视察和应酬填满。早上天还未亮就得开始准备当天的工作安排,白天穿梭于各个乡镇、企业和项目现场,晚上还要参加各种工作汇报会或者紧急的协调会议。即使是在周末或者节假日,一个电话可能就得奔赴工作岗位。他们无法像普通人一样自由地安排自己的休闲时光,去陪伴家人、锻炼身体或者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多官员已经不记得上次陪孩子去公园玩耍是什么时候,也很难抽出时间去照顾年迈体弱的父母。家庭聚会常常因为工作而缺席,家人的抱怨和理解之间的矛盾也成为他们内心的一种隐痛。

其二是真正的理解少。社会大众往往以偏概全地看待官员群体,因为个别官员的****或者不作为现象,而对整个官员队伍产生负面的看法。然而,大多数官员是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地方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殚精竭虑。比如在环境治理工作中,为了还百姓一片蓝天绿水,官员们需要顶住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关停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这一过程中必然会触动部分人的利益,从而引发误解和不满。再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拓宽道路、改善交通状况,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居民房屋的拆迁,尽管补偿标准是合理合法的,但部分居民还是会认为官员从中谋取私利。这种缺乏理解的状况,让官员们在工作中不仅要克服实际的困难,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担心随时可能遭受无端的指责和误解。

但这位县委书记也深知,尽管存在这些难处,当官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他们不能因为这些困难就消极对待工作,反而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透明度等方式,让民众看到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更加务实、清廉的形象出现在民众面前,逐步改变民众的看法,重塑官员群体在民众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