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幅以老人为题材的人物动态速写,同时再略为深入的来聊一下绘画中的人体比例。上次聊到以人物头部作为一个基本单位,上半身是四个都长,这次再重复一遍就当加深一下记忆了。
从头顶到下巴是一个头长,从下巴到乳头,第二个头长从乳头到肚脐,第三个头长从肚脐到胯底,第四个头长,上半身四个头长。而关于下半身从大转子到足跟一共有四个头长大转子到鬓骨中央,两个头长鬓骨中央到足底,两个头长。
这里要提醒一下的是在美术史上有很多更精细的人体比例被艺术家所总结应用并流传至今,这里只讲述最基础、最适合初学者记忆的人体比例。
头部作为一个基础比例,除了刚刚知道的上身四个头长、下身四个头长以外,还有两个乳头之间是一个头长,恰前上脊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头长,一个脚的长度大致相当于一个头长。从肩峰到耻骨头为一点五个头长,从耻骨头到第一指关节为一点五个头长。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精细的小的比例,这里也来说一下。前面已经知道从下巴到乳头之间是一个头长,而在这之间的锁骨位置正巧处在下巴到乳头的上三分之一处,脖子的粗细与大臂根部的粗细是大致相同的,而大腿根的粗细则从侧面看来与人物头部的宽度是接近的,而人物头部侧面的宽度约等于一个头长。
关于人体比例的进一步的了解,在这一个视频里先暂时告一段落,来放松一些,来聊聊在完成这幅速写的时候所着重的观察的点以及绘制的基本思路。
从侧后方来观察人物可以从脊柱来出发,就像很多人说看维纳斯的动态是什么样?要注意s型,而脊柱恰巧是人体动态呈现s型的最主要的基本的主干。而脊柱哪些点是着重要观察的?就是从头以下的颈椎开始,然后是胸椎、腰椎、尾椎,通过这几个关键点来对人物的整体的运动趋势,也就是脊柱的形态予以准确的概括。
当然在背部的这几个关键的结构点也和身体前侧的一些结构是相对应的,比如第七颈椎,就是和锁骨相对应,从侧面来看平行位置是相同的,腰椎则是和前方的肚脐相对应。
最后再简单来说几句绘制的流程以及所使用的工具,甚至是一些大家感兴趣的所谓的技法,其实我相信你遇到所有的专业人士都会跟你说技法并不重要,说实话真的是不重要。
先说软件,这幅画我使用的是mac系统上独占的阿玛尼丢丢pro软件,但是请放心绘画的效果与软件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我尝试了市面上的绝大部分绘画软件基本都可以达到。
以上所看到的这样的素描的绘画效果在什么工具上画的?我使用是welcome新第三十二,手绘屏已经很老了,现在使用的时候风扇总是转,这个是有点心烦的。其他的平板可不可以?到目前为止,我确实只使用过ipad,至于其他的平板以及手绘屏,我确实还没有过使用经验。
当然,只要除了和画画相关的有趣的设备,我尽量在第一时间去使用,试用也会在第一时间给大家介绍分享。突然想起来之前,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你这音画怎么对不上?我不知道是看你的图像、画面还是听你说话,我想你可以看两遍,这都很好。
最后还是简单说一下这幅画的绘制流程,从人物的比例结构入手,辅助以光线强化人物的体块关系,从脊柱的关键结构点强化人体的动态,尤其是加强了上肢胸腔扭转的趋势。
今天就先聊到这,非常开心和大家聊天,期待着下次再见,拜拜。远处太阳侧着照在云上形成这么奇怪的效果,远处就碎了,就这块一小块,是这个样子,这就是光影之美。
从头顶到下巴是一个头长,从下巴到乳头,第二个头长从乳头到肚脐,第三个头长从肚脐到胯底,第四个头长,上半身四个头长。而关于下半身从大转子到足跟一共有四个头长大转子到鬓骨中央,两个头长鬓骨中央到足底,两个头长。
这里要提醒一下的是在美术史上有很多更精细的人体比例被艺术家所总结应用并流传至今,这里只讲述最基础、最适合初学者记忆的人体比例。
头部作为一个基础比例,除了刚刚知道的上身四个头长、下身四个头长以外,还有两个乳头之间是一个头长,恰前上脊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头长,一个脚的长度大致相当于一个头长。从肩峰到耻骨头为一点五个头长,从耻骨头到第一指关节为一点五个头长。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精细的小的比例,这里也来说一下。前面已经知道从下巴到乳头之间是一个头长,而在这之间的锁骨位置正巧处在下巴到乳头的上三分之一处,脖子的粗细与大臂根部的粗细是大致相同的,而大腿根的粗细则从侧面看来与人物头部的宽度是接近的,而人物头部侧面的宽度约等于一个头长。
关于人体比例的进一步的了解,在这一个视频里先暂时告一段落,来放松一些,来聊聊在完成这幅速写的时候所着重的观察的点以及绘制的基本思路。
从侧后方来观察人物可以从脊柱来出发,就像很多人说看维纳斯的动态是什么样?要注意s型,而脊柱恰巧是人体动态呈现s型的最主要的基本的主干。而脊柱哪些点是着重要观察的?就是从头以下的颈椎开始,然后是胸椎、腰椎、尾椎,通过这几个关键点来对人物的整体的运动趋势,也就是脊柱的形态予以准确的概括。
当然在背部的这几个关键的结构点也和身体前侧的一些结构是相对应的,比如第七颈椎,就是和锁骨相对应,从侧面来看平行位置是相同的,腰椎则是和前方的肚脐相对应。
最后再简单来说几句绘制的流程以及所使用的工具,甚至是一些大家感兴趣的所谓的技法,其实我相信你遇到所有的专业人士都会跟你说技法并不重要,说实话真的是不重要。
先说软件,这幅画我使用的是mac系统上独占的阿玛尼丢丢pro软件,但是请放心绘画的效果与软件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我尝试了市面上的绝大部分绘画软件基本都可以达到。
以上所看到的这样的素描的绘画效果在什么工具上画的?我使用是welcome新第三十二,手绘屏已经很老了,现在使用的时候风扇总是转,这个是有点心烦的。其他的平板可不可以?到目前为止,我确实只使用过ipad,至于其他的平板以及手绘屏,我确实还没有过使用经验。
当然,只要除了和画画相关的有趣的设备,我尽量在第一时间去使用,试用也会在第一时间给大家介绍分享。突然想起来之前,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你这音画怎么对不上?我不知道是看你的图像、画面还是听你说话,我想你可以看两遍,这都很好。
最后还是简单说一下这幅画的绘制流程,从人物的比例结构入手,辅助以光线强化人物的体块关系,从脊柱的关键结构点强化人体的动态,尤其是加强了上肢胸腔扭转的趋势。
今天就先聊到这,非常开心和大家聊天,期待着下次再见,拜拜。远处太阳侧着照在云上形成这么奇怪的效果,远处就碎了,就这块一小块,是这个样子,这就是光影之美。